细化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之我见

时间:2022-09-26 09:51:53

细化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之我见

摘要: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现阶段单位部门预算的情况来看,存在预算约束力不够强、预算编制方案存在缺陷、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不够高等问题,所以本文就实践工作中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的措施、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关心和重视,在提高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的基础上更快更好的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财政部门预算 管理 改善措施

一、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在单位开展的背景及必要性

2012年洛江区开始全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对核算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具体实践情况看,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还存在管理不严,对用款部门宣传不够,核算单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规模等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树立预算的法律权威性,有必要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细化部门预算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更好地优化预算单位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近年来有意识地梳理全区集中核算单位财务审核、预算执行、财务分析等情况。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核算单位项目支出超支和挪用项目经费、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核算单位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预算意识淡薄,使得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导致预算和执行存在“两张皮”。

二、目前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单位逐渐意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且也逐渐加强了对单位部门预算的关心和重视程度,通过人员素质提高、完善相关的制度等措施的采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管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制约束有待加强

个别单位对今后工作预判不准,部门预算年度中项目调整和追加预算仍然频繁,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二)定额体系有待健全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本支出定额的结算方法还不够科学,一些单位所采用的定额体系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单位履行职能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没有将单位所占有的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不仅影响了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还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监督执行有待提高

据了解,少数单位的项目支出情况并没有通过相关的专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存在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没有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费用用于弥补公用支出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单位的正常运行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解决细化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和研究发现,部门预算管理中编制预算约束力度不够高、定额体系不够健全、监督执行力度不够强等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部门预算工作的成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所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部门预算的成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组织学习宣传,强化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利用组织核算单位会计集中学习培训的机会,为他们讲授国库集中支付和细化部门预算等相关知识,让单位财务工作者明白预算一经确定,项目和用途不能随意变更。如果预算编制不细,预算项目不准确,项目少报、漏报,就会影响到预算单位业务的开展和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且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从基层单位开始编报预算,是保证部门预算完整、真实、科学的基础,是增强基层单位预算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前提。学习培训还让全体工作人员懂得编制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事情,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单位各业务部门和全体人员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部门预算服务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

(二)指导预算编制,体现部门预算管理的实用性

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开始规范编制,然后逐级汇总编报,做到自下而上全面推行。从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方面悉心指导各核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工作:

1、个别指导

在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分别指导各核算单位会计按照部门预算总体要求,结合各核算单位性质、工作任务及必须支出和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分轻重缓急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增强编制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突出重点

指导预算单位按照公用经费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中涉及到设备购置支出,要求他们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性;并且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坚持“先人员经费,后公用经费”、“先基本支出,后项目支出”的编制顺序,严格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突出部门预算有保有压和预算的重点性,实现单位部门预算点面结合,有的放矢,进而使得单位部门预算的成效得以提高。

3、强化规范

指导预算单位在不考虑以前年度的收支基数的情况下编制下年度预算,按照财力的可能和需要统筹安排编制预算,根据规定的支出范围、预算定额,确定当年度预算。人员经费按定员办法、公用经费编制采用定额办法、专项经费按项目,要细化到具体事项,全面反映支出的详细情况,清晰地归集部门所有收支项目。最后,通过测算核实,达成共识,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核同意后才能报送区财政部门。这样,既保证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又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透明度。

4、细化编制

通过设计预算支出申报辅助样表,指导各自单位内部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布置编制预算使用申请,在明确项目的具体承担业务部门与责任人的基础上,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分类标准将预算编制细化到类、款、项、目四级,使得各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收支项目都能在预算中得到反映。

(三)准确把握政策,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强化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是当前重要和紧迫的财政改革之一,指导核算单位会计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理解、领会深化预算改革的重要意义,建立“刚性预算”制度,严格把关,杜绝办理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逐步使所有支出在预算内都有明细项目,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单位编制预算时,及时提醒单位工作人员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厉行节约,有效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降低了行政成本,推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四、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的成效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洛江区预算细化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核算单位实现了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逐步提高了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部门预算编制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通过预决算数据对比,各核算单位的实际支出基本上接近预算数据,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核算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对经费的实际需要。

(二)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

主管单位和所属基层单位以前他们各核算单位各自为战,没有统筹考虑。现在他们能通过编制单位总体预算过程,增进系统内各预算单位和部门间密切配合,从而加强了单位整体工作的协调性,充分调动了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全员参与预算编制的思想,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并促进预算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财务会计总结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经常性的工作指导,各预算单位报账人员的政策敏感性和前瞻性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能将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较准确地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积累经验,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强调部门预算细化到基层预算单位,预算科目细化到类、款、项、目,并能够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使预算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公共财政综合体制改革,为全面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强化政府在预算编制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绩效预算管理,努力挖掘潜力,整合财力办大事。逐步建立一套预算指标管理、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平台,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而本文仅是笔者对做好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探索性分析和研究,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君.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J].时代金融,2015

[2]闫光民.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影响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3]齐芳.浅谈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及财政绩效评价三者间的关系[J].会计师,2015

上一篇:浅议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收入和成本的确认... 下一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