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6 09:02:2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探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现状,既是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的回顾,也是对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因此,本文在参阅相关最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地总结。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对自主学习能力途径拓展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研究现状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又为任课教师拓展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拓展了研究思维。无论是教学设计的更新,还是教学方法的互补性应用;无论是对其核心术语内涵的深入性探讨,还是对其学科教学的深化,都使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以,在此有必要对其最近的研究F状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分析,以期任课教师与研究者梳理与审视当前有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发展状况。

一、信息处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探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问题,其实质是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过程。即,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利用和信息的创新三个方面。在一篇题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文章中,作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作者对网络信息处理的论述,更值得高职任课教师深思:,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网络信息的筛选、整理以及整合等技巧,才能够将复杂和冗余的信息变为能够为自己消化理解的有价值的信息。

从这段引文里,读者可以明确这样的培养事实:首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不但要有获取的技术能力,而且还要有分析与整合的能力。特别是后者,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信息价值的挖掘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参与,也需要学生在终生学习观念的影响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实践来完善与提高。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具备挖掘网络信息的能力,那么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在其不间断的学习中逐步地完善。因此说,高职学生在其凭借自身的技术获取网络信息的基础上,如果他们能够准确地挖掘出信息的价值,那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优势就得到了体现。

二、途径拓展:以网络媒体为媒介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现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拓展。所谓的“拓展”是指不同的高职任课教师,结合其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创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上:

在第一个层面上,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拓展表现为新媒体、新技术参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培养途径的拓展是指任课教师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之中。

首先,新媒体、新技术参与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随着网络的普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成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媒介。对此有研究者这样说:科技的发展为网络便携化提供了可能,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相继得到开发并投入市场,而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使移动设备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使用群体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群体不断扩大。[2]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作者又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列举了如下的事实:以拓词、百词斩为代表的专业学习类应用程序,具体的还可以细分为单词类、听力类、口语类等,各具特色和功能,也各自有着很大的使用人群;英文资讯类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个性化定制阅读和纸质媒体的APP版,权威性和及时性都有保证,资源丰富;网络教学类应用程序的主要代表为TED和网易公开课,主要提供演讲视频和大学公开课等资源,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3]这也就是说,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可以通过词汇的教学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延伸到了全部的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后边提到的网易公开课、演讲视频等,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延伸到了学生的自学之中。

其次,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入到学科教学实践之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也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是指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教学任务与学科教学实践结合;在第二个层面上,它是指把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实践之中。对于前者而言,上边提到英语教学就可以作为例证,故在此不再赘述;对于后者而言,可以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合来验证。有研究者结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研究者认为:首先,新模式(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多媒体教室、口语活动室、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三位一体”的多元学习环境;其次,引进了多元评估手段,对自主学习过程实施自评与互评,结合过程评估与终结评估,将网络自主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习成果纳入课程总评,以此加强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最后,新模式中建立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立体化多元互动模式,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通过互动,寻求帮助,探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理论整合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是基于多元理论整合基础上。众所周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出就是研究者在多元化理念下,审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而得出的客观结论。因此,理论整合对于探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理论整合”。

首先,理论整合不能脱离“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自主学习理论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研究者在理论整合的视角审视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正如自主学习理论本身就是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等多种理论的整合后而诞生的一样。但是,无论是哪些理论的整合,它都不能脱离“互联网+”这一时代教育背景。例如,在多元化教育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以人为本教育理论的整合过程中,如果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必须结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否则,仅仅在高职课堂的教学实践里是很难培养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的。

其次,理论整合的实现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学的改革相互匹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或者说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与“互联网+”这一时代教育背景的发展相互匹配。如果没有上边提到的有道词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里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也就不会如此多样化了。再如上边提到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而言,如果没有丰富网络教育资源,那么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就会遇到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如移动学习的诞生就是教育与网络密切结合的实例。移动学习与网络的结合,既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与社会化学习的整合,又可以实现正式学习(校园学习与)与非正式学习(自学)的整合。甚至是结合网络资源,还可以实现实体性学习与数字虚拟性学习的整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现状还表现为理论的整合与教育背景――“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的匹配性。

四、资源构建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拓展是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与运用密切相关。因此,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中,研究者非常关注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与运用性研究。

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而言,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途径拓展的前提。无论是各学科慕课资源的构建,还是其先前就存在的网络精品课程,都可以在其不断的完善性构建中成为新兴的教育资源被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中。

对于后者而言,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策略更是当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的重点。例如,有研究者结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网络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讨。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网络平台参与下的高职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突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的局限,从而使学生在自学实践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把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网络整合,又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延伸到了学生的自学实践之中。特别是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提升网络平台的利用率。

再如,微课网络资源的构建。微课,既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是一种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特别是对于后者而言,如果通过一定的网络平台实现微课资源的共享,既可以减轻任课教师的备课负担,又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拓展。因为,微课的针对性强,学习耗时较短的特点,学生既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及时查阅相关的资源,又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培养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培养的途径。尤其是当微课资源与翻译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彼此整合之后,微n这种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更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了。关于通过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相关研究,可以参阅周丽的《精品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等诸多的文章。

总结与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现状,既是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的研究性回顾,也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探讨。特别是对于后者,它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更具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外语专项课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XJK16BYY08)的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让安全教育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