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26 08:32:25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续,它不但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呢?下面笔者谈点体会.

首先,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科产生的学习兴趣,才有求知欲,才会对物理课堂产生热情,并探索究竟而获得知识,才能学好并用好物理知识.

教师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并适当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物理规律以及建立起物理概念的,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是提高学生物理学科兴趣的突破口.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切身体会,对前人总结的规律反复验证并自己总结新体会,在这种不断验证、获取、验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取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借用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演示,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讲“水不善于导热”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例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教师由此进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

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教师可用易拉罐做“水流星”实验,根据常规知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一定会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下落.教师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教师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可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重视学生的心灵,注重物理课堂气氛,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1.重视对学生心灵、成长、憧憬、盼望的研究

教师要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心理体验的情况,要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要去满足学生的憧憬、盼望.这样的课堂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这样的课堂才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就谈不上高效课堂.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调节手段.适时的鼓励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潜能,鼓起学习的信心.

最后,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借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天体在宇宙运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这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如果以动画形式展现在银幕上,学生放眼观之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感受物理过程、分析物理问题、理解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上一篇:如何提高实验复习课的教学效益 下一篇:素质教育下数学作业的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