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26 08:03:33

新时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兴亡盛衰。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全面的道德规范,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克己为人、乐于奉献,注重仁义、讲求信誉,敬老尚贤、尊师重教,谦厚礼貌、爱国团结……正是在这样一种优秀道德传统的激励、推动之下,中华民族才始终万众一心,历尽风雨而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来规范和维系。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也是农村稳定发展的坚强保证。

一、新时期中国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其负面作用往往会使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趋向本位化和个体化,价值判断失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科学文化比较落后,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这就使得农民鉴别和防范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能力降低,从而出现一些消极的道德现象。二是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一些农村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少地方的广大农民并没有真正富裕起来,农民负担仍然沉重,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有的地方资源缺乏,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农民子弟受教育困难,根本就没有资金投入到道德建设中。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物质文化生活结构简单,人际交往的封闭状态突出。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很容易使人的思想僵化,难以突破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进而树立现代生活观念,严重影响着农村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农村道德建设工作不力,各级政府对农村道德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领导责任不明确,制度不落实或缺乏必要的制度。农村道德建设工作看似齐抓共管,实际上往往是相互推诿。有相当多的乡村干部不能自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他们看来,经济工作是硬指标,看得见、抓得着,容易出政绩;而道德建设工作则是软任务,短时间内看不出成效,不如抓经济工作来得快。而从事的一些道德建设工作也不能联系农村实际,不能回答和解决农民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道德建设工作基本上处于“撂荒”状态或仅仅是做表面文章。

二、新时期中国农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卓有成效,逐渐形成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新型道德观念,农村社会文明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和个别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1)部分农民精神空虚,理想信念淡化。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却难以满足。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民俗文化日渐衰落,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正逐步消失;以前较受欢迎的农村电影、农村文艺队演出也越来越少;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文化之家”大多没了去向,有幸保存下来的其实已名存实亡,文化活动寥寥无几。为了弥补精神空虚,许多农民要么“垒长城(玩麻将),(纸牌玩法)”;要么在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中、伪劣空虚的音像中或者格调低下的歌舞团、杂技团的“表演”中寻找刺激。农民缺少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无法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农民精神空虚使他们无法得到真善美的启迪,紧跟时代主旋律,安顿精神家园,坚定理想信念。

(2)个别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地区的农村工作长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致使农村道德呈现失范、失衡、失序的倾向。部分农民社会正义感淡化,责任感、义务感消失,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一些人以坑蒙拐骗,捞取不义之财为荣,掺杂使假、强买强卖;有的子女不赡养老人,不孝敬公婆甚至打骂、虐待、遗弃老人;有的农民为地界、房界等问题发生纠纷,大打出手;有的拐卖妇女儿童、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种种道德失范现象,直接导致了群众亲融感、信任感、安全感的下降,妨碍农村的稳定和谐,严重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当前,农村道德失范最典型的体现是农村诚信缺失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力量的源泉,诚信是市场的生命。信用是对商业契约的有效履行,信誉是评判诚实道德的重要标准,信义是承担社会道义的集中体现。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应遵循的准则,也是市场主体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人发展,许多农民已走向市场。他们无论是务农、做工还是经商,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社会经济生活中缺乏诚信的现象,对他们的思想冲击非常大。

(3)农村社会风气滑坡,社会治安状况堪忧。部分农村宗法思想死灰复燃,封建陈规陋习滋长蔓延,有的存在大量迷信活动,算命、占卦、求神拜佛、看风水者增多,建宗祠、续家谱、联宗祭祖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不信科学信巫神,不盖学堂盖庙堂,不办文化修祖坟”的现象。有些旧社会恶习如、偷盗、欺男霸女、在部分地区沉渣泛起,甚至出现公然纳妾现象,严重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另外,有些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导致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农村偷盗、抢劫、拐骗、敲诈、斗殴、谋财害命、欺行霸市、哄抢集体财产等现象严重,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农民群众缺少安全感,严重危及农村社会稳定。以上现象表明,目前农村道德建设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必须正视困难,结合农村道德建设的特点,加大农村道德建设的力度,逐步在农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道德观念和规范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自发生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道德观念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重心和根本。然而,政治、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良好的乡风民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决策管理,健全的法制基础,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思想保证,也是树立乡风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一)富民实“本”,增强农村道德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同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也就是说,人们的道德观念,归根到底,是由他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即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利益关系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和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农民的道德素质、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贫困的群众就难以保证其行为的规范性,不能要求人们饿着肚子去讲文明礼貌、讲人格尊严、讲无私奉献等。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求真务实,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走出目前的经济困境,引导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满足农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激发农民内在的道德需求,从而增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引导农民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只有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建设,才能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进程;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加快发展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等,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从农村现实情况出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总之,我们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开渠输“液”,增强农村道德建设的鲜活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用高格调的精神产品去提高人们的境界,陶冶人们的情操。”思想道德渗透于人们劳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道德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是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实效的关键。好的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农民群众所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与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要结合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选择适宜载体,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选择适宜载体,开辟多种途径,运用各种灵活方法,寓教于乐,吸引广大农民自觉参与。例如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黑板报、戏剧、图片展览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其自觉参与的意识,从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二是要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我们要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把对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要求与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性要求协调起来,组织力量制定一系列规范道德行为的乡规民约和制度性条文,在农村督促实施,使群众在社会实践与人际交往中有章可循、有约可依。三是要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舞农民、奉献农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此为载体,吸引群众参加,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是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成功经验。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的创建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文明生态村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经验,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农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性认知向情感意志转化,使教育真正入脑、入情、入心。

(三)依法治“村”,增强农村道德建设的约束力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农村社会传统宗法关系、血缘关系日益淡化,传统的道德“自律”机制走向动摇的今天,仅仅依靠说服、感化难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把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依靠和运用法律手段来增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约束力,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们应该承认的现实是,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物欲驱动下“弃善从恶”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现代农村社会,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法制对道德建设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依法治“村”,加强法制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引导农民在对法律规范的认识中判断善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同志指出:“搞好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我们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已经进行了近十年,‘三五’普法工作还要继续搞下去,这是坚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重要内容。抓好这项工作,对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有好处。”因此,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弄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守法护法,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促进他们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其次,要加大依法治乡、治村工作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重要的道德规范尽量纳入到法律之中,融人到管理制度中,融人到群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之中。政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制裁和打击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促进农村新的道德风尚的形成。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和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现象展开斗争,创造有利于树立和弘扬农村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的道德环境和氛围。(作者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上一篇:漯河烟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一篇:农民用种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