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进补误区多

时间:2022-09-26 07:59:02

养生防病、注重生活质量正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内容,传统药膳体现出不可抗拒的魅力。但是由于有些人不了解药膳的原理,盲目食用,从而走进药膳误区。

误区之一:只要是药膳,食之就一定能强健体魄。

药膳,既在膳食中加入了药的成分,也就有了防病、治病的功能。祖国医药认为“逢药三分毒”,此毒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药性。也就是说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另外还有药性居中的平性药。且不说那些大寒大热等药性强的药物,就说人参、鹿茸等大家也知道补多了也会出现腹部胀满、口鼻流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目前,药膳大多数用的是补药。如果对症了,确有调节机体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但是不分男女老少,体质强弱而食之则不能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

误区之二:去药膳馆里进补准没错

在满足了温饱之后,人们更加注重养生保健。食用药膳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以补为主的药膳馆也应运而生,且大有雨后春笋之势。谁都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那么去药膳馆“进补”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厨师厨艺很高但都不懂中医或对中医药知之甚少。比如,在菜肴里只加入几粒中药也冠之为“滋补药膳”;有的火锅一次加入许多味中药,使其很难有针对性的体现药膳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补”出了新的毛病来。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呢?

关键还要自己掌握一点点中医药的常识,不要盲目追崇时尚。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补。是因病而补,还是因虚而补。如因病而补,则应由医生辨证后下药,使药膳的用药量足且有针对性,方可起到扶正去邪的治疗作用,使气血阴阳达到动态平衡而恢复健康。如是因虚而补,原则上: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阴虚则滋阴,阳虚则壮阳。

例如,气虚的人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不思饮食,大便溏泻,舌淡苔薄,脉软无力等;血虚的人多表现为头晕目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白无华,舌淡,脉细无力等。中药的黄芪、人参是补虚的,但只适合补气虚。如果血虚者吃了补气的药膳就会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同样,阴虚者吃了壮阳药膳则等于火上浇油。

在了解一点关于“补”的原则之后,对自己的体质属于“强”,“弱”,“偏寒”,“偏热”等哪个类型也要有一个大概认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食用药膳进补,才能有效地发挥药之效力和食之甘味,起到调节和改善肌体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缺铁性贫血与非处方药 下一篇:水.美容.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