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模式

时间:2022-09-26 07:03:38

浅析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模式

[摘 要] 高校学生会是全体学生的忠实代表,也是联系学校教师领导与学生沟通的核心桥梁。笔者认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对于学校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校;学生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97-1

学生会组织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成环节,扮演着学校与学生交流的重要角色,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是全体学生权益和意见的忠实代表,也是组织团结广大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增进彼此交流和连接学校、社会与学生的核心桥梁,是以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活跃校园生活为目标,服务同学为己任的组织。因此积极探索学生会组织的发展新模式是高校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学生会是各大高校重要的部门,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报告对干部提高了要求,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干部队伍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总结过去,优良的学生会队伍对于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学生会,有效地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学生会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基础

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前提,任何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都要在规范的标准下有序的开展,所以制定完善的学生会成员考核制度势在必行。笔者所在学院结合校团委制定的规章制度,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我院《学生会工作条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制度的建设旨在保证学生会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加强学生会的内部管理,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学生会组织建设,实施并严格执行,取得一定成效。

二、提高学生会干部素养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关键

学生会干部是高校学生会组织中的最重要因素,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学生会干部“三个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树立和提高。

严把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关是保证学生干部素质的首要前提。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认真履行自愿申请、择优录取、院务公开的竞聘程序,每学年初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聘任大会,由各后候选人阐述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并进行聘任答辩,分团委老师组成考评小组现场打分,对参聘员的专业成绩、工作思路、举止谈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拟定出主席团干部人选,真正把那些作风正派,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的同学推向前台,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会干部责任意识强、工作本领硬、服务精神足的良好品质。

三、加强学生会业务能力是高校学生会工作的保障

学生干部的培养历经学生会部门干事、部长和主席团成员三个完整的阶段,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学生会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逐渐创新出独具学院特色的工作新模式,探讨如下。

(一)活动分工独树新,讲求特色立典型。学生会常规活动比较固定,每个部门在特定的时间段按照计划会完成系列主题活动和工作,同时,学院和学生会在纪念日、节假日和重大的节点会做出与时俱进的策划安排,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会工作,特色工作的开展不仅响应相关政策的号召和学习,同时旨在宣传学院特色,为深入开展团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以我院学生会工作模式为例,我院学生会划分为常规工作组和特色工作组,分别由主席团成员领导工作的分工和开展,学生会主席负责和指导全部工作。常规工作组按照成立之初各部门制定的详细计划工作,并严格履行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严把考核关,切实引导学生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反,特色工作组不拘一格,努力创新,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计划求变,稳中求新,大胆开拓学生会成员新思路,形成独特的工作模式和品牌效应,为团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再立新功。

(二)部门分工不分家,自律委会严把关。以制度化为基础,辅以友情化、温情化等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防止小集团产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定目标,包括明确学生会年度、学期发展目标,确定实现总体目标的路线和阶段,以及在实施中如何调整。带队伍,即制定部门议事方法、工作流程、实施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考评与激励制度,同时加强成员培训。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学生会严格规范秘书处的各项职能,同时成立学生会自律委员会,自律委对学生会各部门监督和指导,如考核活动的开展、出勤情况、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此外,自律委对学生会全体成员具有客观的监管效力,保障学生会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四、宣传分工做到位,微博效应促人心

海报、网站等宣传阵地作为学院学生会工作的媒介,所以窗口尤为重要,任何活动的通知、宣传、活动内容的新闻报道会在第一时间。因此,学生活动要做大做精做好,适时的宣传报道尤为重要。

我院学生会在传统宣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新元素,将微博应用到日常工作和宣传上来,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均设立微博帐号,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并且及时通知、新闻,形成一套完整的多媒体信息化办公网络,时代元素的注入,更加突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符合90后大学生青年个性的培养和展示。总之,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创新应以充实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切入点,以建立健全学生会规章制度和监管机制为保障,以提高学生会干部素养为核心,以加强学生会业务能力为导向,多种创新形式齐头并举,与时俱进,努力开创高校学生会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志浩,宋亚飞.论高校学生会工作创新[J].文教资料,2007,(1).

[2]徐晖,王丽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石国亮.对高校学生会及其工作若干理论问题的新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辛婷婷(1987-),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浅析农村学生因贫穷辍学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等教育质量现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