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三改工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时间:2022-09-26 07:00:25

浅析高速公路三改工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摘要】:高速公路“三改工程”设计实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路线两侧百姓的出行、生产生活,影响到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度。本文通过个人实践经验,从设计、施工、政府协调等方面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如何改进 “三改工程”设计和实施措施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三改工程;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速公路改路、改渠、改沟工程(简称“三改工程”) 是高速公路主线建设影响地方水系、道路和农田的恢复性工程,在编制文件中属于其他工程内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截断和破坏路线两侧原有道路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水体系,给沿线地方百姓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高速公路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形式,从工程投资和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三改工程”来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对地方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三改工程”问题的增多,逐渐成为高速公路施工中凸显的棘手问题,如何照顾百姓利益、实现工程按期完成、保证设计单位信誉、提高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是摆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三改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解决办法。

1“三改工程”存在问题

“三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涉及到沿线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不受地方干扰顺利进行的焦点问题。当损害到当地百姓切身利益,就会引发、激化地方矛盾,造成阻工、停工等现象发生,破坏高速公路正常施工秩序。不仅社会影响极坏、企村关系不和谐,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信誉。

1.1施工图设计方面

在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某些设计人员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对“三改工程”认识不足,外业现场调查粗略,从而出现设计脱离实际、设计标准与使用功能不匹配、位置错位、出现遗漏现象等,造成道路受阻、水系截断等问题。

1.2施工方面

一方面,施工单位对“三改工程”不重视,施工质量不达标。为了得到更大经济利益,不按照设计施工,任意取消或变更“三改工程”设计,缩减修建长度和宽度,降低工程质量和标准,造成“三改工程”使用功能大大降低,引起地方百姓强烈不满。

另一方面,通道地面线实测数据不准,致使标高与现状路无法衔接,造成通道积水,影响其使用功能。

1.3地方政府协调方面

用地补偿费及附属物拆迁补助费不能及时兑现发给个人,存在截留、挪用现象。致使部分“三改工程”因补偿款不到位不能开工建设,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反映问题不切实际,统筹规划能力薄弱。高速公路路线一经清表,对地方百姓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就应该表现出来。地方政府应该及早根据新情况以村镇为单位统一考虑“三改工程”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不是在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中以点式零星提出,造成一些改路、改渠、改沟工程实际使用功能不强,存在“三改工程”施工完成后又被地方重新破坏,土地重新占用耕种的现象。这不但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和工程建设资金,而且为工程顺利通过审计验收带来了隐患。

2应对解决办法

2.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

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当地政府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造价、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带来的推动和发展,而对“三改工程”的关注度不够。对于设计单位,上下领导关心的是线形是否顺畅、桥隧等大型构造物是否合理、高边坡深路堑防护是否安全等重点工程,“三改工程”往往不会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和单位领导的注意。

对于高速公路项目,与当地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其中关键一项便是“三改工程”。只有绕道通过互通才能上下高速,上了高速还要交费,对于一般百姓益处不大,征了他们田地,甚至要搬迁,很多会出现抵触情绪。“三改工程”不一样,这直接和当地百姓利益相关,改路出行是否方便、改沟是否影响当地农田灌溉、改河是否有安全隐患,当地百姓关心的是这些实在的问题。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中央政府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切实考虑群众百姓的切身利益,充分征求沿线各级政府、群众的意见,认真调查、精心设计,避免工作粗糙、思想麻痹带来的设计不足,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转变思想,将群众利益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2.2完善设计

2.2.1外业调查要详细

加强外业调查,详细记录所有与路线交叉道路、河流、灌溉渠,不能遗漏,了解地类、充分询问当地村民。在外业调查时对设置涵洞、通道构造物时,在拟定朝向时要调查有无构造物或坟地等,考虑风俗民情;在图纸上勾绘出县乡村界,路线两侧庄稼的田垅走向,为内业“三改工程”设计提供更为有利的设计依据。

2.2.2内业设计要合理

在高速公路建设之前,沿线百姓已经习惯了原有道路体系、灌溉体系、排水体系。高速公路的修建,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出行、灌溉、排水习惯或者方式,部分百姓对高速公路的修建有抵触情绪。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三改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尽量维持原有体系的完整性、连续性。改路不宜过长、规模不宜过大、标准不宜过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三改工程”。对于规划农村道路或者远期预测交通量大的道路,要注意平面线形指标的预留。改路的路基路面标准要适当高于原有道路,对于下挖的原有被交道路要有合理的排水设计。统一相邻地段相同使用功能的改路路面结构形式,避免地方邻里之间进行攀比,引发地方矛盾。对于改动量很大、很长的道路、沟渠,要设计合理的宽度,尽量少占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要特别注意保护。对于路线纵向占有的,要特别注意主线两侧的沟通和衔接。由于高速公路对农田形成切割分块,施工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隐形涵洞通道的设计。

2.2.3设计标准要满足规范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改线段平、纵技术指标不应低于四级公路的最小值。平面交叉设计要点:

(1)平面交叉以垂直相交为宜。当必须斜交时,其交叉的锐角应不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60°。

(2)交叉处公路两侧的乡村道路直线长度应各不小于20m。

(3)交叉处公路两侧应分别设置不小于10m的水平段。紧接水平段的纵坡不应小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

(4)平面交叉处应使驭手或驾驶者在距交叉20m处,能看到两侧二、三级公路相应停车视距并不小于50m范围内的汽车。视线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5)经常有履带耕作机械通行时,交叉范围内的公路路面、路肩应进行加固,且公路路基边缘外侧的乡村道路应各设置不小于10m的加固段。

2.2.4设计文件要完整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其他工程数量表列出改移公路、改移河道等的桩号、数量等;其他工程设计图按不同工程分别绘制,改移道路、沟渠(河)应示出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图。

2.2.5设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个人素质

设计人员根据主线路线标高、地形图道路标高确定通道沟底高程,与交叉路实际标高核对。要求设计人员及复核人员在工作时要细心,还要用心,对自己所负责工程要有责任心。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让“三改工程”设计更贴近百姓,多替百姓着想,从百姓自身利益思考解决办法,让“三改工程”设计更人性化,可行性更强。确保“三改工程”切合实际、功能配套、方便使用,满足路、地双方需要。

2.3施工现场“三改工程”设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路基即将成型时期,原“三改工程”设计的合理与否就表现出来。如果不合适,则需要变更设计,属于设计后期服务期间的“三改工程”设计。

由于是现场办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当地政府、沿线村民代表等都参加,这时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路线、桥涵、排水、防护、沿线百姓的生产生活习惯等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各方意见,综合比较,最终拿出最合理可行的方案。

现场情况复杂,各方利益不同,对“三改工程”设计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不屈服于各方压力,拿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三改工程”方案。对于业主或者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要虚心采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要坚决回绝。

2.4工程建设方要高度重视三改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监理单位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三改工程”,应严格履行施工技术规范,保证“三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加大巡检力度,严格每道工序,把好质量关和计量关。

提高现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凡事本本主义。“三改工程”需要体现合理化、人性化,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对设计不合理或细节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告设计单位,积极做出调整,确保“三改工程”线性流畅、顺通、安全,切实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3结束语

“三改工程”能够保证高速公路附近村庄道路、沟渠的畅通,利于村民的出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三改工程”真正做成民心工程,设计、施工、政府部门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高速公路设计应避免采用低路基形式,通道设置数量要与地方路网水系相匹配,通道净空标准与新型农业机械相适应,着重解决通道积水、净空、通视距离、安全问题;施工“三改工程”要严格运作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提倡沿线各级政府革新机制,统筹规划,积极支持和推进“三改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3]杨春霞.谈徐济高速公路(江苏段)三改工程设计实施经验和对策. 北京:公路交通科技,2010(S1)

[4]冯全喜,张水聚. 高速公路改路改渠改沟施工浅谈. 山东:科技致富向导,2010(19)

[4]陈建蕾,胡世敏.高速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北京:中国科技信息,2007(22)

上一篇:浅谈航道疏浚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