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导牵手农妇归隐田园

时间:2022-09-26 06:35:55

香港名导牵手农妇归隐田园

重庆与香港天壤之别,两个人的前尘往事

余积廉1940年生于广东,从小就爱武枪弄棒,跟家乡的武师练过几年功夫。15岁时,浑身是胆的他独自到香港闯世界,投奔在一家电影公司担任摄影棚棚长的姐夫。余积廉从实习生干起,凭着机敏和天赋,没几年便当上了总摄影师。在片场浸润久了,不安分的他又干起了导演。在演艺圈摸爬滚打30多年后,余积廉成立了自己的影业公司,担任总经理、总制片人和总导演。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正是功夫片大行其道之时,余积廉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拍了《决战天门》、《云雨生死恋》、《少林达摩》等叫座的功夫片,这些影片使他在香港演艺圈赢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挣得盆满钵满。

那时的余积廉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他那幢面朝大海的半山别墅里,香港大大小小的演员在他身边如群蝶飞舞,胡慧中、古天乐、任达华等名角也被他呼来喝去,一顿饭花掉几万元港币眼睛眨都不眨,踌躇满志的他沉醉在名利场欢乐的盛宴之中。

就在余积廉享受着夜夜笙歌的奢华生活时,人生中注定与他有着一段佳缘的另一个女子却在重庆郊区的一个小镇上,过着清苦的平民生活。

这女子就是蒋雪梅。她1968年出生在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五井村,父亲是个鞋匠,她下边还有两个弟弟。由于家境异常艰窘,作为家中的长女,她不得不辍学。为了挣钱供弟弟读书,年仅十几岁的她开了家小食店,专门卖重庆人喜欢吃的素面。可尽管她每天凌晨3点起来忙活,晚上8点才打烊,也没挣到几个钱。倒是锻炼了她勤快、吃苦耐劳的品格。

蒋雪梅眼看到了婚嫁年龄,媒人却很少登她家的门,因为当地人看不起鞋匠,真是,鞋匠的女儿也愁嫁。

后来,有人给蒋雪梅介绍了个对象,是天府煤矿的工人,还是个城里人,而且工资也不低,家人对这桩亲事满怀期待。

蒋雪梅和对方见了面,两人都没啥意见。没多久,蒋雪梅便和那个男人结了婚。可婚后不久,蒋雪梅发现,丈夫的行为举止异于常人,精神上有些问题。但是,她还是想把日子过下去。

一年后,蒋雪梅的儿子来到了世间,丈夫却因为病情经常发作而不能上班了,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一个人肩上。体力上的劳累她完全可以承受,但精神上的苦闷逼得她几近崩溃,她决定给这段婚姻画上句号。

1992年,离婚后的蒋雪梅把儿子托付给母亲,南下深圳打工。

奇妙的人生轨迹,交汇在美丽的鹏城街头

在深圳,蒋雪梅拼命地工作,她想用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冲淡内心难与人言的痛楚。她曾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搬大件,挑水泥,也曾在饭店里做洗碗工,手上皮肤经常被泡得变了形。

打工的生活是艰辛的,蒋雪梅唯一的休闲方式便是逛街。令她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逛街,竟然使她的命运和一个香港男人联系到一起。

1992年7月13日,蒋雪梅在深圳友谊超市旁闲逛,一个戴着遮阳帽、衣着不俗的男人迎面向她走来。奇怪的是,这个50岁左右的男子一直盯着自己看,看得她有些不好意思。更没想到的是,那男人用带有浓浓港味的普通话向她打招呼:“你好,我来自香港,咱们能交个朋友吗?”

要求“马路交友”的男子正是余积廉。他当时正筹拍功夫片《蒙侠》,来深圳选取外景地。这天,他在友谊超市旁徘徊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透着素雅之气的女子,深深地吸引了他。

余积廉后来说,让他心动的是蒋雪梅圆圆、胖胖的脸上浮现出的安详、温柔之光。余积廉是个事业狂,妻子很早就与他离了婚。每每应酬之后,余积廉形单影只地回到空旷的家里,感受最深的是深入骨髓的孤独。他想成个家,虽然围绕在他身边的美女成群,但在他的眼中,都是拿来看的,过日子万万不能。

余积廉曾找高人求签问卦,想看看自己的后半生能否有个好姻缘。高人只赠给他四个字:“踏雪寻梅”。

余积廉做了多年的导演,可谓阅人无数。当他看到蒋雪梅第一眼时,便坚信这个女子就是他终生找寻的人。

对于余积廉“交友”的请求,蒋雪梅有些不知所措。但眼前这个男人戴副眼镜,文质彬彬,并不让人反感,她便机械地点了点头。

回到打工的住处,蒋雪梅并没把这次街头偶遇当回事儿。没想到几天后,那个香港男人真的打电话来了。

在一家咖啡厅,两人谈了各自的一些情况。分手时,余积廉才想起请教对方的名字,当听到“蒋雪梅”三个字时,余积廉惊愕得张大了嘴巴。踏雪寻梅――蒋雪梅,真是苍天有眼啊!余积廉感慨万分,更加笃信这位有着菩萨般相貌的女子身上,寄托着自己迟到多年的姻缘。

此后,余积廉多次来到深圳看望蒋雪梅。交往的次数多了,思念也就变成了牵挂。于是,余积廉经常推掉不必要的应酬,赶到深圳和蒋雪梅相会。在一起的时候,蒋雪梅常常会说起她那嘉陵江边、缙云山脚下的家乡。而余积廉则觉得蒋雪梅口中的人和事,是那么新鲜,也许山里那种宁静、温馨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地方。

红尘有爱,嘉陵江畔秀美的小镇是他最后的归宿

两人交往一年多后,蒋雪梅才第一次跟余积廉来到了香港。在那座装修豪华的半山别墅里,蒋雪梅才明白了余积廉的真正身份,并谅解了他的善意欺骗。蒋雪梅坦言,如果当初就知道余积廉是个身边美女如云的导演,她肯定不会和他交往,因为在她的心里,演艺圈是个很复杂的地方。

在香港期间,蒋雪梅目睹了余积廉生活的不易。一方面,他为了挣更多的钱,不得不和形形的人打交道,一方面他的内心又厌恶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在理想和现实的重压下,余积廉活得很累。

1994年3月,余积廉带蒋雪梅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拍摄功夫片《少林达摩》,让余积廉萌生了回归山野安享宁静生活的念头。

拍片间隙,蒋雪梅陪着余积廉在少林寺外的小路上散步,看着四周雄奇险峻的大山,以及山脚下悠闲生活的人们,余积廉感慨地说:“雪梅,我总觉得我前世是一个武功盖世的大侠,这种雄奇的大山深处才是我人生的最后归宿!”

蒋雪梅明白余积廉那颗疲累的心灵需要一个安顿的去处。她柔柔地说,她的家乡天府镇宁静秀美,她从小枕着嘉陵江的涛声长大,秀美的缙云山记载着她多彩的童年,那真是一个享受生命的好地方。余积廉当即兴奋地说:“太好了,等不想拍电影了,我就和你携手归隐田园!”

当余积廉准备再度冲刺电影市场的时候,盗版的猖獗及整个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使他的事业开始了滑坡。1995年他投拍的《盲侠之再踏江湖》一下子亏损了百万港元,此后,他的事业一蹶不振。两年后,余积廉投拍的《省城双雄》虽然小赚了一把,但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

事业的受挫让余积廉再次萌生退意,演艺圈这个名利江湖已经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他不想再做那个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蒋雪梅也心疼地劝他要看淡名利,你不是说自己前世是个隐居山林的高人吗?那倒不如随我一起回到我的家乡享受宁静、安逸的生活。此话正中了余积廉的下怀,于是,他决定息影享受最后的人生。

1998年10月,余积廉随蒋雪梅踏上了重庆的土地。看到群山环抱中静谧安详的小镇,看到秀美的缙云山及波涛滚滚的嘉陵江,他的心深深地醉了。

在山里的日子,余积廉每天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石巷里,品尝着小镇上的各种风味小吃,喝着小酒馆里的家酿米酒,然后带着微醺的醉意到江边听涛声,或徒步登缙云山去倾听那满山啁啾的鸟语。山里的日子,对过惯了灯红酒绿生活的余积廉来说,是那样的新奇、惬意。他打定了主意,自己的最后归宿就属于这个恬静的小镇了。

这年年底,余积廉到香港匆匆处理完业务上的事情,没有同圈内的同行打个招呼,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天府镇。很快,他同蒋雪梅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平凡即是幸福,洗尽铅华终于悟透人生真谛

寒来暑往。伴着嘉陵江的滚滚涛声,余积廉在天府镇恬淡而平静地生活了9个年头。

刚来时,余积廉有很多的不习惯。港人口味偏好清淡,以前,余积廉对辣椒总是敬而远之。来到小镇后,看到当地人对火锅情有独钟,也跃跃欲试。那次,他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辣得他涕泗横流,连喝几杯啤酒,漱了几分钟的口才重新回到位子上,引得众人大笑不止。如今,余积廉吃辣椒的水平和妻子已不相上下。

初来乍到时,小镇上的居民对余积廉的身世颇感兴趣。余积廉和妻子统一口径,只说他是香港那边的退休职工。

当地人对余积廉还有一个认识――武林高手。那天,余积廉从山上下来往家赶。这时,两只欺生的狼狗扑上来向他发起攻击。只见余积廉不慌不忙,扎稳了马步,瞅准机会,一掌劈去,一只狗应声倒地,看到同伙中招,另一只狗逡巡左右,始终不敢上前,最终落荒而逃。在小镇居民惊叹的目光中,余积廉整整衣服,从容离去。于是,他在小镇上又多了一个绰号――独行侠!

早上醒来,余积廉第一件事便是到房前的黄葛树下打拳。刚来时,这棵树只有胳膊般粗细,而现在已经长到半抱粗了,余积廉和这棵树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当他一招一式演练的时候,这棵树及周围的空气也仿佛和他一起流动。当年拍功夫片的时候,他曾到北京师从一位高人练习形意拳,没想到就是这三脚猫的功夫,让他在当地居民的眼中成了“武林高手”。

余积廉家对面有座清秀的小山,当地人称为凤凰湾。每天,夫妻俩都要带上几个塑料桶,爬上山顶挑一次水。一路上伴着鸟语花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哼着动人的小曲,这种舒服劲儿在香港是想都不敢想的。山顶有一个泉眼,流出的水甘甜、清洌,用泉水泡出的普洱茶更是余积廉的最爱。

这样的日子过了3年多,勤劳惯了的蒋雪梅再也闲不住了,她和丈夫商量想做些什么。想来想去,蒋雪梅还是想干老本行。于是,她和丈夫盘下了天府中学马路对面的一处旧房做门面,小面馆便悄无声息地开张了。

蒋雪梅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打水、洗菜,把面条准备妥当。面馆的顾客主要是天府中学的学生,一碗面2元钱,每天早上能卖出几十碗。

余积廉打完拳,就会到面馆给妻子帮忙。他只能做些洗碗、端饭、择菜、送外卖的活儿。夫妻俩忙碌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其实,凭余积廉多年打拼下来的家产,他和妻子完全可以无忧无虑地度过余生,开面馆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充实,也是他们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

这几年,蒋雪梅心情顺畅,人也胖了许多,扎着围裙站在柜台前,俨然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但在余积廉的心目中,他的妻子是最美的,她的勤劳、善良、朴实是很多女人所不具备的。而余积廉的好脾气更让妻子感动,蒋雪梅说:“我们在一起十多年,从未红过脸。有时,我脾气急,先生总让着我。”这些年来,蒋雪梅习惯了称丈夫为“先生”,而她也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其实,从喧嚣浮躁的演艺圈,到目前的心如止水,余积廉从生活到心理,都经过了一段自我调整的过程。

天府镇离重庆主城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初,妻子陪着他到号称“小香港”的解放碑逛街的时候,他总是不敢仰视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楼,他怕这些情景会让自己想到昔日在香港的奢华生活。那些纸醉金迷的日子,在他的内心深处犹如一根敏感而脆弱的琴弦,不敢轻易触动。而现在去的次数多了,他早已可以坦然面对了。大隐隐于市,只有内心纯静,才能坦然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

归隐田园9年来,余积廉唯一没有改变的习惯便是喝咖啡。在他的住处,堆满了雀巢咖啡的瓶子。他也看大陆时下最流行的书,如于丹的《庄子心得》。画画、写作、下棋是余积廉的三大爱好,每当他完成一幅画作,还要盖个“我是山人”的戳。这是余积廉给自己起的别号,他觉得自己就是这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民。

从奋斗成名到终老山野,余积廉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电影。“当你什么都不是时,就想出人头地;而一旦为名利所累,你才会悟出,幸福其实就是一个个平凡的日子。”

(责编:辛娅)

上一篇:奥运将近 网友热议城市文明 下一篇:战俘营里宁死不屈的四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