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诚信建设

时间:2022-09-26 05:44:42

浅析我国企业诚信建设

[摘要] 企业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企业存在诚信缺失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当前企业诚信缺失原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

[关键词] 企业诚信; 缺失原因; 途径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资金、技术这些传统领域,企业诚信、企业文化也成了竞争的重要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不可复制不可共用的,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产,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诚信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诚信建设不仅对企业自身有利,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诚信建设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大的重视。

1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1 企业诚信意识薄弱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业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价值观的逐利性使得企业经营者及其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越来越薄弱,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诚信建设也离不开对赢利的追求和对社会成本的权衡。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使其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他们只盯着短期利益,根本不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懂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不懂诚信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立业之本。

1.2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开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特别是在一些小的方面,怕麻烦的心理让他们对消费维权意识有所忽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为不良企业提供了滋生壮大的温床,这些企业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钻空子,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现在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假冒的、山寨的商品,大到彩电冰箱小到文具食品,无处不在,无孔不钻,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而不少消费者在上当之后没有采取法律措施,任其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1.3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和市场监管的权利真空,转型期不成熟的市场制度成为企业信用缺失的导火索。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企业置信用于不顾,肆意损害员工和消费者的利益,逃避债务,拖欠贷款以及任意毁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之间上当受骗,各种经济纠纷频繁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交易的实质就是产权交换,明确的所有权制度和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市场游戏运行的前提。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产权改革都没有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要靠银行信用维持,因此造成银行亏损严重,企业信用恶化。

1.4 企业诚信法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我国已实施《民法通则》、《票据法》、《合同法》、《担保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是有关于企业诚实守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从整体看,有关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具体完善,无法对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由于受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和不公正性,损害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和一些地方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企业信用制度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很难全面实施也不便于管理和监督。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企业诚信的缺失。

2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途径

面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种种原因,要想全面建设我国企业诚信制度,就必须联系我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2.1 树立企业诚信的理念,提高诚信意识

企业的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而且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诚信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关注诚信,并把不断加强企业诚信的可能性付诸实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诚信体系,设立相应的部门,把诚实信用、义利兼容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的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企业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企业精神的内核,也是一种企业的价值取向。放弃原始自私的逐利性价值观,使企业自觉形成一种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

2.2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加快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向大众普及各种法律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大各种宣传力度,让广大消费者明白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方面,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怕麻烦,这样也为国家法制进程做出了贡献。同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方便消费者维权和投诉,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积极处理,提高办事效率,让每一天都是“3.15”,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无良企业无处滋生。

2.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产权关系

完善市场经济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产权关系对企业诚信建设有具有推动作用。企业是市场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市场之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的支付等,无不体现诚信的价值。完善的市场体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诚信基础和市场秩序。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改制,企业将真正成为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尊重私有企业的财产权,承认私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合法存在,承认并保护他们的财产,赋予他们公平合理的法律地位。

2.4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企业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企业诚信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诚信建设的开展。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建立个人与企业的信用系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使个人所有信用资料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充分利用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进行有效数据收集,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可靠性强、权威性高、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在这样的社会信用体系之下,企业诚信建设将能更好更全面地完成。

2.5 完善企业诚信法律法规和相关惩罚监督机制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对现有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涉及诚信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出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对企业诚信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经济与社会交往关系中,只要查一下有关信息数据库,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这将对诚信体系的建设起激励和鞭策作用。同时,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缺失的惩罚监督机制,惩罚监督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对企业诚信的管理,对于那些诚信缺失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让不守信用的企业在社会中寸步难行。

3 结 语

综上所述,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企业面对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诚信建设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企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的企业诚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企业诚信缺失的事件层出不穷,对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危害。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例如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够强烈,盲目追求经营利润,不惜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明确,怕麻烦的心理让那些没有诚信的不良企业有了可趁之机;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使得不良企业受不到应有的惩罚。要想我国的企业诚信建设不断发展,就必须针对诚信缺失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实行有法可依,按法办事,加快企业诚信建设的进程,从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傅丽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诚信建设[J]. 集团经济研究,2005(5).

[2] 孙晓燕. 市场经济与企业诚信的重建[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 董韶华. 企业诚信的现状及其对策[J]. 经济问题,2005(10).

[4] 饶惠霞.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4).

[5] 李静波. 试论我国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6(03S).

上一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下一篇:会计资料勘验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