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6 05:37:28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按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进行以下护理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预防感染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1.2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慢性肾炎;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Methods: 86 patient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general nursing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he follow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ietary intervention, behavior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 obtain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5.31%; the control group obtain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1.25%, tw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white blood cell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chronic nephr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07-01

慢性肾小球肾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节段系膜、增殖、膜性、膜增殖、微小病变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1]。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共收治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正确诊断下,我们对其进行规范性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康复,现将护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选取慢性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8~75岁,平均(58.32±12.32)岁。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30~75岁,平均(60.67±11.13)岁。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劳累等诱因,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

1.2.1起病方式 过去无肾炎病史,因感染或劳累而发病,潜伏期在1周以内,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诱因而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和高血压等。此发病方式最常见,占80%以上。

急性肾炎病程超过1年以上未能治愈,而演变为慢性肾炎,或急性。肾炎痊愈若干年后再出现症状。

1.2.2水肿 由水钠潴留或低蛋白血症所致,早晨眼睑、颜而水肿明显,下午及晚上下肢明显,卧床休息后可使水肿减轻。重症者可有胸腔或腹腔积液。

1.2.3蛋白尿 是慢性肾炎主要的表现,患者排尿时泡沫明显增多,并且不易消失,尿蛋白越多,泡沫也越多,个别患者尿可有异味。

1.2.4血尿 多为镜下血尿,也有肉眼血尿。

1.2.5高血压 由于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导致阻力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增高。有时高血压症状表现较为突出。

1.2.6其他 患者可有贫血、电解质紊乱,病程中有应激情况(如感染)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有些病例可自行缓解。

1.2.7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为慢性肾炎的终末期并发症,其他如继发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

1.3 常规治疗[2]

1.3.1 控制血压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分短效、中效及长效制剂。常用药短效制剂为卡托普利,长效制剂为依那普利。

1.3.2 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冲击疗法) 依据临床经验采用每公斤体重1mg强的松治疗,2周后不缓解给予环磷酰胺冲击。

1.3.3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潘生丁用量至少需达300 mg /d,如患者耐受性差可逐渐加量使其适应;另一药物为阿司匹林,用量要小,100mg/d。两药均需长期服用。

1.3.4 理疗 腰痛、腰酸给予理疗1次/日缓解疼痛。

1.3.5 避免有害于肾脏因素 防止感染、切忌劳累、妊娠期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按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治疗组进行以下护理干预:

2.1 心理干预

2.1.1 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 讲解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的作用性,让患者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适度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慢步等),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2.1.2 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 要与病人多交流、多沟通、多给予病人鼓励。多谈患者优点、特长帮其建立信心。对患者的感受和疑问要耐心倾听、仔细询问,运用科学的道理进行解释和安慰,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2.1.3 认知疗法 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向患者讲解注意对生理功能保护,消除对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恐慌,向患者详细解释,生理指标正常后一年后可婚育。从而纠正其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使患者保持较佳的状态,接受系统治疗。

2.1.4 社会支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支持、单位领导的关心可使患者情感保持较佳状态。护士应动员患者家属对患者多给予关怀和尊重,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2.2 饮食干预 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食用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易消化饮食。嘱其饮食应清淡,忌食辛辣、生硬、过热过冷的食物,具体饮食应按每次复查时医生的医嘱来执行。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的排出量+500ml左右,当每日尿量少时,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应加限制。

2.3 行为干预 了解患者的平日工作、生活方式和习惯,指导其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病情、生活习惯、机体状况制定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使其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活动量要限制。

2.4 预防感染 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患者体内的前驱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发病就应积极治疗,由于前驱感染病灶有时隐匿不易发现,故平日嘱患者注意天气变化,注意增强机体抵抗力,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邪侵袭。

2.5健康教育 如无明显水肿或高血压可坚持上班,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劳累。进行提高呼吸道抵抗力的锻炼。因为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反复感染)常会加重病情。 禁忌吸烟、饮酒。不要盲目服用“偏方密方”药物。 慢性肾炎预后,一般认为持续肾功能减退或有明显高血压者、新月体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预后较差,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好。

3.结果

3.1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制定的《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标准》[4]。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2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沉渣数正常,肾功能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小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水肿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减少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小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尿沉渣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改善。无效: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4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不相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的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并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红细胞为目标。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疮毒、瘀血和水毒为其发病及病情反复的诱因。主要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虚中夹实。蛋白质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由脾生化,由肾封藏,因此蛋白尿的形成,与脾肾亏虚最为密切。脾肾功能失调及精微外泄又是水肿形成的原因。慢性肾炎全名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以水肿、腰痛、消瘦、疲乏、贫血等虚弱现象,在客观检查中常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多属中医“水肿病”范畴,正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其病因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三焦、膀胱、气化失利有关。湿与风邪为外因,脾肾阳虚为内因,在治疗上应重视脾肾两脏的变化及瘀血阻络的现象。从本病的正邪关系上入手,首当以扶正固本,祛邪为标,攻补之法有机结合。肾元胶囊的中药组方中配伍骨碎补、何首乌、淫羊藿、桑螵蛸等滋补肾气,扶正固本;配人参、白术、山药、黄精等益气固表[5],健脾益肾;配伍泽泻、蒲公英、琥珀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配水蛭、鸡血藤、马鞭草等活血祛瘀,利尿解毒;配海螵蛸、鹿角霜收敛固脱,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肾,清利湿热,解毒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肾等症,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服用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及肠道吸收障碍有关。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按饮食计划进餐。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向患者解释饮食的重要性:目前认为低蛋白饮食是延缓慢性肾炎发展是慢性肾衰竭治疗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患者由于胃肠道吸收障碍,食欲下降等原因易导致营养不良,为了达到低蛋白饮食又不产生营养不良,必须有合理的饮食计划。要求患者回顾前24~48小时饮食的品种和摄入量,了解其原有的饮食情况。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饮食计划的制定。要求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蛋白质(如蛋类、奶制品、精瘦肉等),供能≥125.5kJ/(kg?d)。多进食非饱和脂肪酸,其余能量由糖供给。盐的摄入每天1~3g,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等。定期测量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铁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98.

[2]陈国伟.高级临床内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075-1076.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6.

[4]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65~967.

[5] 李丽英,于宏,潘辑圣,等.人参与白术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总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70-672.

上一篇:甘肃电力营销服务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下一篇:信息时代下的应用数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