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均衡发展

时间:2022-09-26 05:36:44

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均衡发展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受到信息技术设备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的差异,使学生不可能在零起点或在同一水平上学习这门学科。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调和这些矛盾,可以为全体使用。学生如果有了很强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顺应时代的潮流,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从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其自主参与意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均衡发展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得到优化。而合作学习则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实现与他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每个人的学习收益实现最大化。

自主合作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下,进行独立思考,既树立自主意识又树立合作意识,树立信心、决心和责任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可持续性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十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也大胆尝试了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完成主题内容。当然其中给出的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了给予个体学生选择的机会,一般我都设立三、五个主题,实践过的相关主题有“我爱家乡”“探密恐龙世界”“绿色家园”“走进世博会”等。布置好主题任务,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设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有时还需对部分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各个小组的力量均衡。分好小组后,让每位学生明确评价标准,从中还采用了一些竞争机制,例如,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效果奖等,更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制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各小组明确目标后开始分工,每个成员负责完成一个子任务。这时候,教师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自我探索,分头上网查找相关揭示主题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因为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这里起着主体作用。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时,也难以保证学生寻找相关知识的效率,甚至有一些学生在网络中迷路,还有一些学生上网后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从而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确学习的目标,并提供更多的指导,以保证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有效性,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

既然是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产生摩擦。教师要让组长负起责任来,组织讨论与协商,必要时采取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统一意见,历经磨合,共同达到目标。让学生在带有自主能动性学习的同时又能充分融入友好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将合作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最后将各小组的成果一一展示,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打分,由得票数量的多少选出最佳创意奖及最佳效果奖的作品,并请获奖小组介绍他们的制作经验,其他小组亦可借鉴经验进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对此,教师也应给予全体学生积极充分的肯定。评价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作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体在合作学习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及进步的幅度等。因为教师对于个体的反馈远比对小组的整体反馈更能激励学生。在评价中,除了让每位学生体验在群体中自身那份独立存在的价值外,也能让其感觉到他人的独立存在价值,共享集体智慧的成果。

三、对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

我们必须对自主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自主合作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凸显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凸显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其次,对自主合作学习要有全面的认识。自主、合作作为一种品质,必须大力弘扬和彰显,并渗透到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中去。作为一种方式,有其局限性和发挥作用的前提,选用时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作为一种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培养。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

相信通过长期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所形成的“学习的共同体”,将自觉追求更大范围的收获,探索和研究更高层次的奥秘,进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

今天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他们可以借助各种形式,如电子邮件,QQ、博客等进行合作,解决困惑,理清思路,并有机会分享别人的想法,从而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当然网络也仅是环境而已,对于这种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这同样也是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马兰编.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反思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