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26 05:04:57

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摘要]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寻求更好的培养途径,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做部分融合,尝试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结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达到从基础经桥梁再过渡到临床的目的,将对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形态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一、形态学实验室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实施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实验室体制改革等文件精神,我校实验室合并工作于1998年完成,至今已有12个年头。当时合并的学科有医学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病理学。2009年学校决定成立生物技术系并单独招生,医学生物学科脱离形态学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学教研室,实验科目也相应合并,所以目前形态学实验室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病原学》3门学科的实验课程。隶属于基础医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形态学实验室现有教学人员34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0人;实验专职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编写实验教材4部。共有18个显微镜实验室,08年又斥巨资建立了12个数字显微互动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形态学实验室成立至2009年末,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实验课跟随各学科的理论课分开运行,由各教研室制定教学进度,实验人员按进度各自准备实验器材和切片,配合教研室进行教学,没有独立设课。现在病原学教研室成立,原来的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基本合并。根据学校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顺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决定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作部分调整,以达到两门形态学科的融合,以便学生在学完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结构发生的改变,进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从正常到异常的过渡,为今后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变打下基础。

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009年下半年,学校决定自2009年级开始,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精神卫生、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调整,减少《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总学时,原则上是减少理论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为此我们作了如下调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由原来的80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32学时)调整为76学时,减少了4学时,主要减少了理论课,由48学时调整为44学时,实验课学时未变,仍然为32学时,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开课。病理学的总学时为92,其中理论课学时56,实验课学时36,在第三学年的第5学期开课。自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开始,针对2009年级各专业本科的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课合并为形态学实验,组织学实验课在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只完成28学时,另外4学时安排在第5学期病理学开课时,加入到病理学的实验课中。计划在病理学讲解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时,在实验课中分别加入组织学的内容,这四个实验内容每次给组织学安排一学时的时间,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给学生讲解该系统主要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再由病理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该系统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比如在病理学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时,先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肺的正常组织结构,使学生能够复习和回顾这些器官的正常结构,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各种改变。

三、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组织学和病理学在授课内容上部分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要熟悉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相关的临床知识,讲解时要重点突出,注重逻辑,让学生理清思路,按照正常向病变的过渡、病变带来相关功能的改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一主线。注重每一个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各种病理变化,注重每种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加强各种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的训练。病理学和组织学的教师要互相随堂听课,然后进入实验室进行辅导、答疑。这样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理解正常组织结构向病变组织的过渡和转变,克服了学生学习组织学时对基础学科不重视的的错误观念;克服了学习病理学时遗忘了器官组织正常结构的弊端。上实验课时,在每个实验台上摆放实验课所学器官的大体标本和正常、异常切片标本,便于随时观察、学习、提问、教师答疑。要求学生掌握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提前预习。先看正常的形态结构,再看其病变后的大体和病理切片,了解其病理变化并联系病变后其机能的改变,联系临床症状、体征。克服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缺乏联贯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正常与病变、系统与系统、前面与后面的知识等能够有机的联系,拓宽思路,培养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可围绕一种疾病展开讨论,将竞争的学习机制引入实验课。克服各自学习时不思考、不发言、不认真,以及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做到人人进取,开拓思维,增加理解和记忆。

四、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能的科学,这门学科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结构,进而了解其功能。学习和掌握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是为以后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各课打基础的,尤其是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病理学除了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因此,病理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等均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学习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可以看出组织学和病理学虽然同属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但是组织学和胚胎学更是病理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发生,才可以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变化,进而理解由于病变而造成的功能改变,具体的体现就是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也就和临床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经桥梁过渡到临床,实现对医学生培养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计划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病理学教研室合作,编写《形态学综合实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册》一书。编写时注重融器官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于一体,介绍器官组织正常结构与病变的动态演变,加上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图谱,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对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综合应用。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体现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影响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每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完善新进教师导师制培养和系统听课制度。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做到以老带新、多学科听课,不定期的举办技术比武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保证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学生顺利实现基础向临床的过渡、将来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我们计划逐步将形态学列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独立授课、独立考试。尽量做到少一些单一性实验,多一些综合性实验;少一些验证性实验,多一些设计性实验;少一些演示性实验,多一些操作性实验;少一些传统性实验,多一些创新性实验。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我们的互动实验室,力争做到对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的整体展现。运用动态的学习方法,围绕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转变教育观念,从传授理论到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从传授技能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共性教育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认识到由正常组织发展到病理改变的一系列动态演变过程,使形态学实验成为连接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临床之间的纽带,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由基础走向临床的基本技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双丰收,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

五、预期的效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信息的日益增加,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医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我们将形态学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将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实验合并,构建新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医学院校从基础学科开始,注重相关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医学精英,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分析、观察、综合、判断问题的动态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顺利从基础知识向临床技能过渡,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为国家培养有过硬技术和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杨廷桐,李秀杰,文小军,等.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2):180-182.

[4]张义,徐忠,梅人朗,等.本科“通才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122.

上一篇: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下一篇:从知识体系谈免疫教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