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铁碳内电解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的工艺研究

时间:2022-09-26 04:28:03

新型铁碳内电解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的工艺研究

摘要:高浓度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为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我们设计了新型多元金属催化铁碳内电解填料,并考察了曝气时间、PH、镀铜时间和镀镍时间、铁碳比等因数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pH=4,铁屑镀铜2min,镀镍2min,铁炭比为2:1。经过曝气2.5h后,CODCr去除率接近50%。

关键词:铁碳内电解;催化金属;化工废水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refractory chemical waste water by new Fe/C Micro Electrolysis process

Chen Liang1 , Zhou Xiao-yan1, Jin Hui2, Guo Chao-hui1

(1. Zhejiang Province Lin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nhai 317000, China; 2. Taizhou Tongji Environment Enginering Co. LID. Linhai 317000, China)

Abstract:The high concentrate chemical waister water is difficult to treat due to containing complicated composition and recalcitrant organic compound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we designed a new type of multi metal catalyzed iron-carbon activated coke micro-electrolysis materials,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process which include aeration time, PH, copper-plating time and nickel-plating time, the ratio of Fe/C. Th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d when PH was 4, the time of copper plating was 2min, the time of copper plating was 2min,theration of Fe/C was 2:1,aeration time was 2h, the CODCr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approach 50% after this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process.

医药化工废水由于有机物污染物含量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直接使用传统生化方法处理难度非常大。因此在生化处理之前必须对化工废水进行强化预处理,采取一定的手段分解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生物阶段的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1]、吸附法[2]、内电解法[3]、焚烧法[4]和包括臭氧氧化[5]、Fenton试剂[6]、光催化氧化[7]、湿式空气氧化[8]、超临界水氧化[9]等高级氧化法。这些方法有的处理效率低,只能充当辅助手段,优点处理效率高,但存在能源消耗大,陈本高以及回收率低等问题。

铁碳内电解法是利用Fe原子和C原子因电位差形成的无数个细微原电池,产生以下一系列效应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1)使有机物参与阴极还原反应,从而改变官能团,开环断链,降低废水色度,改善废水B/C比;2)电极周围存在的电场效应使水中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附积到电极上,沉淀后得到去除;3)一些有机物参与反应生成酸性沉淀物得以去除;4)阳极产生的新生态Fe2+、Fe3+经碱中和生成Fe(OH)2、Fe(OH)3胶体絮凝剂,能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离子及有机大分子[?];5)阴极产生的氢气具有气浮效应。但是传统铁碳内电解填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铁的腐蚀,容易造成铁碳填料板结[*],出现沟流,处理效率降低,活化困难,需要频繁更换内电解材料,工作量大,处理成本高,还严重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本实验为解决传统铁碳内电解填料处理效率低,填料易板结等问题,设计实验以铁刨花为主要原料,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在铁刨花表层镀上一层铜或镍等催化金属,构成新型催化还原体系,同时又与体系中的活性炭组成了宏观电池,提高了铁碳内电解的处理效率。在确定铁碳和催化金属种类的同时,我们对影响填料处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新型铁碳内电解填料活性最高,具有工业化推广的应用前景。

1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1.1 实验用废水:浙江某医药化工厂高浓废水COD值为40000mg/L,PH为7.24。

1.2 实验装置:曝气式内电解反应器如下图所示:为PVC材料制成的桶状结构,尺寸为Φ120mm×290mm,有效体积约为2.5L,填料为铁刨花镀上铜镍催化金属加活性炭放置在反应器填料层上,待处理废水从反应器下部进入,通过填料层经铁碳内电解反应后再从反应器流出。

图1 新型铁碳内电解装置

1.3 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pH:采用FE20 PH计测定;

多元金属形貌表征:采用S4800型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2结果与讨论

在实验开始阶段,我们通过将铁刨花浸入含有催化金属盐的溶液中,经置换反应将催化金属镀与铁刨花表面,形成新型多元金属催化体系,并通过S4800型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确定了催化金属已成功负载在铁刨花表面。下面我们对填料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如下所示:

2.1 曝气时间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本实验为全程曝气过程,曝气时间极为废水处理时间,曝气可为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在酸性环境下,氧气和氢离子在微电池阴极得到电子,由于两者电位差较大,是腐蚀反应进行迅速,促进内电解反应进程;由于曝气装置设与反应器底部,由下往上提供氧气,使反应器内废水定向流动,带动填料移动,铁屑之间产生摩擦,使铁屑表面难以形成钝化膜,提高废水COD去除效率。

图2 曝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废水COD去除率随着曝气时间增长而明显提高,在1h-2.5h内,去除率增长迅速,之后,增长趋于平缓。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一方面,随着反应时间增长,铁屑的消耗量也随之提高,铁屑与表面铜产生的微电池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填料处理COD能力也趋于饱和;另一方面,随着反应的进行,微电池阴极的H+被大量的消耗,废水PH也逐渐升高,使阴极氧气与氢离子得电子反应减少,从而降低了体系反应速率。故在本实验的条件下,最佳曝气时间应选择2.5h。

2.2 pH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pH是内电解反应的重要参数之一,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影响较大,不同PH的处理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pH值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上图所知,pH在1-4之间,废水COD去除率在不断的增长,当PH到4时,去除率达到最高值,而后,PH在4-5之间废水的COD去除率有所下降。当初始PH较低时,单质铁比较容易被氧化成Fe2+,并且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H,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但是pH过低时,也会影响Fe2+的催化再生。而随着PH值增加,产生的Fe2+,Fe3+减少,使处理效果降低。因此,本实验最佳pH值为对应COD去除率达39.06%。

2.3 镀铜时间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在内电解反应过程中,铜做为微电池阴极,可以扩大两极之间的电位差,使难降解有机物可在电极上得以去除,而且将铜电镀到铁屑表面,使铁和铜有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形成了更多的原电池,而且镀铜过程中,铁和铜的置换反应迅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在铁屑表面上镀上大量的铜,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降解,但当镀铜比例过大时,铁屑表面基本为铜所覆盖时,废水无法与铁接触,不能发挥铁碳原电池、铁铜原电池反应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加大了铜的消耗量。所以需研究在铁屑表面镀铜到什么程度,可以使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不同镀铜时间的处理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镀铜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上图可知,镀铜时间在1~2min的填料对废水COD去除率增长迅速,在2min时刻达到最高的39.06%。而后,去除率就随对铁屑镀铜时间增长而缓慢的降低了。2min后所发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镀铜时间过久,导致铁屑表面会覆盖大量的铜,导致铁和铜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使填料对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因此,在本实验的操作条件下,镀铜时间为2min为最佳选择。

2.4 镀镍时间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本实验选择镍作为多元金属体系的一种材料,是应为镍常用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催化剂,性质较为活泼,还原性较强,,能够增强铁碳内电解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同镀镍时间的处理效果如图5所示

由上图可知,镀镍时间在1-3min的填料对废水COD去除率增长迅速,而后则随电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出现了缓慢的降低。其原因与镀铜类似,但与镀铜铁屑相比,镀镍3min的填料对废水COD去除率最高为29.03%,低于镀铜填料的COD去除率。其原因是铁和镍的电位差比起铁和镍的电位差要低,导致镀镍铁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要低于镀铜铁。本实验镀镍时间为3min应为最佳选择。

2.5铜镍配比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为考察多元金属体系对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本项目选用铜、镍与铁构成多元金属内电解填料。,铜、镍与铁屑产生不同的电位差,可在反应体系中形成铁-铜,铁-镍两种微型原电池,能够加快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提高Fe2+和・H的产生速率,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废水处理效果。在本实验中,先镀铜2min后再采用不同的镀镍时间,得到具有不同的铜镍配比的多元金属材料。镀铜2min后,不同镀镍时间的材料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镀铜2min后,镀镍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上图可知,在镀镍1-2min的材料对废水COD去除率较高,而随着镀镍时间的增加,废水去除率有明显的降低。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在于,随着镀镍时间过长, 使得未被铜覆盖的铁屑表面也全被镍单质覆盖,导致铁与铜镍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使体系中微电池数量的减少,废水的COD去除率也开始迅速的降低。因此,在本实验中,多元金属体系选择铁镀铜镍,在先镀铜2min的条件下,在镀镍2min为最佳实验条件,去除率最高可达到43.33%。

2.6铁炭比对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传统内电解中,即以铁炭作为填料,被称为铁碳内电解技术,且由于对高浓度及高色度的有机物处理效果优秀而为人称道,在本实验中,也予以考虑。不同铁炭比的处理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铁碳比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上图可知,400g镀铜、镍铁屑加入活性炭,当铁炭比为1:1和4:1时,去除率提升不明显,而当铁炭比2:1时,废水COD去除率为49.83%,比相同条件下不加活性炭高6.5%。活性炭和铁屑之间可以构成宏观的原电池,可与铁-铜,铁-镍微型原电池同时作用处理废水,提高了对废水处理效果。由于活性炭在前期预处理时,已吸附饱和,所以可基本忽略活性炭的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只考虑电化学作用。因此,最佳的铁炭比,应选用2:1。

3、结论

(1)在铁屑表面同时镀铜和镍,可得到铜镍均匀附着于铁屑表面的多元金属填料,铁屑与铜或镍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该填料具有高粗糙度较和高孔隙率的特点,将其与活性炭按适宜的比例混合后,可形成铁-铜、铁-镍、铜-镍和铁镍铜-碳的各种微型原电池,与传统铁碳内电解相比,对废水的降解能力大为提高。

(2)多元金属体系内电解材料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优化工艺参数为: pH=4,铁屑镀铜2min,镀镍2min,铁炭比为2:1。经过曝气2.5h后,对初始COD为400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COD去除率接近50%。

(3)多元金属体系内电解填料制备技术简易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毛悌如.化工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张全兴,陈金龙,许昭怡,等.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

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5,(4):116-121

[3]田京雷,马娥.新型铁碳活性焦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分析[J].宽厚

板.2013.19(5):29-31.

[4]李方文,马淞江. 焚烧法处理环己酮生产中的皂化液[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

设备.2005,6(1):81-83.

[5]曲九辉.强化臭氧化在水处理的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7,(3):77-79

[6]包木太,王娜,陈庆国.Fenton法的氧化机理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化工进展.2008,5,660-665

[7]刘刚.光催化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化工废水[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5,13-15

[8]雷乐成,汪大辉.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活性染料废水[J].中国环境科

学.1999,(1):42-46

[9] 肖波涛,王涛. 一种新兴的高效废物处理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J].化工进

展.1997,(3):39-44.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下一篇:超高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柱脚锚埋组合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