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廿年话两头

时间:2022-09-26 04:09:51

艺术廿年话两头

编者按

在本期的《旧文今读》栏目,我们把美术教育界前辈姜丹书先生八寸余年前撰写的文章《艺术廿年话两头》翻检出来与读者分享。文章中,作者由清光绪年间举办的“劝业会美术馆”谈到民国政府教育部筹划中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并对1908年至1928年中国美术的发展格局做了对比。此文较短,但涉及“美术馆”“艺术的民族性”“艺术思潮”等诸多内容,相信读者读后可以加深对20世纪早期中国美术的理解。

过去打个瞌睡,恍惚间,好像已经做过廿年的酣梦。如今醒来吧!记得有句古诗,写道:“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说的和听的,大约都有些趣味。我且来学那“痴人说梦”的故事,说说这梦迷的当初和现在。

目前还是民国十七年(1928),“国货展览会”,正在上海轰轰烈烈的开着;一转眼,便到了十八年(1929)一月一日,又是“全国美术展览会”第一次在京开会的日子了。讲起美展来,个人的,或私人团体的,或一地方一机关所催开的,近几年,已如风起云涌,常常有足我们眼睛美化我们头脑的机会;不过以国家名义催开的美展,还是破天荒的盛举!但在我梦的憧憬里,猛记得二十年前,也会有这么一种美丽的花,开过它一整朵中的一小瓣。

瞎子先生,已在取缔了,我们自己也会推算的,从民国十八年(1910)倒推上去的第二十年,是前清宣统二年,那一年,不会开过“南洋劝业会”吗?那个会,要算是中国国家自古以来筹办甚么展览会的第一遭,这个破天荒才是真正的破天荒!会址也在南京。论性质,是古今日的国货和美术两个展览会而一之的;论规模,倒是那个还要大得许多;那么论进步呢,是怎么样的?他事且不谈,单就美术而论,以今比昔,真好像是二十岁的青年和一岁的婴儿比长短一般。

当年“劝业会”中,有一个“美术馆”,所陈列的,大多是国画、刺绣和古董等类。至于洋画,因为是学校里的出品,所以陈列在教育馆里,论种类,倒也铅、炭,水彩、油画等都有些,不过佳作不很多,这是时代关系,原也无怪其然。美术品中最出风头的,要算余沈寿所绣的“意大利皇后像”,轰动一时,推为绝作;后由某氏购赠意后,可是因此惹起许多是非,这里不便赘叙;但惜余女士的作品,虽尚幸得流传于西方古美术国,而余女士的芳魂,早已上升于南通之天,于女士的幽魂,下降于南通之地了!如今“要迁坟”尚成为一个很新鲜的问题,好不令人感慨系之!

过去的梦影,还是少说些吧!况且我这段话,既然题为廿年的两头,那么中段里的话,当然要守着界说,不容拉扯,所以我的话头,不得不从二十年的那头,一滚就滚到这头。这头是什么?就是这次的全国美展。

这次的全国美展,还为开幕,它整个的情形如何,今日尚不能预知,但就本院出品的一斑看来,应得有几个抽象的特点:

有社会化的含义。

有一种创格的作风。

能表现东方的民族性。

伟大的,有力量的,有思想的,总之是有生命的。

尤其于国画,饶有时代的精神。

至于雕塑方面,因为没有机会看到,不敢瞎说。

现在再把这二十年的两头,做个总比较吧:

那一头的——

研究机关——只有高等师范内特设一科

导师——差不多全是外国学生。

专门研究者——全国不满百人。

一般艺术思潮——以当初的时代环境为背景,故是有羁能自由表现的。

一般作风——当然受思潮的影响,多为循规蹈矩的。

艺术运动——私人或团体所开的美展绝无,国家所开的业会中一小部分。

一般的赏鉴——除极少数识者外,大都幼稚的。

这一头的——

研究机关——国立的大学,已有两所,其他公立或私立的十几所。

导师——多是留学回来或积学功深的本国学者。

专门研究者——至少在二千人以上。

一般艺术思潮——以现在的时代环境为背景,故是解放的,无忌惮的。

一般作风——也当热受着思潮的影响,多为自我表现的,甚而至于怪异物。

艺术运动——私人或团体所开的美展,已为平常的事情。专办的,今已开其新纪元,并有以后年年催开的规定。

一般的赏鉴——识者加多,认识力加强。

照此看来,不好像是二十岁的青年和一岁的婴儿比长短的吗?

我这个感想,从何而起呢?因为去今二十年的那个年在南京开国货展览和美术展览的混合式的劝业会,是中国国会的嗃矢,却巧挨到二十周纪念,一方面在上海开国货展览,而接连着在南京开全国美术展览会,又是和中国国家开美术展嗃矢,遥遥相对,后先争美,并且在此二十年间,除却这两,没有过如此一举,所以美事当前,便易感到这个联想和回味。

上一篇:九十老翁笔如椽 下一篇:在华美与简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