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撬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支点

时间:2022-09-26 03:20:00

家电下乡,撬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支点

看着刚买的冰箱,万州区盐井乡龙池村的村民谭小伟乐得合不拢嘴。

谭小伟为何如此高兴?说起缘由,谭小伟打开了话匣子――在此前,他已在多个家电卖场咨询过该款冰箱的价格,但售价均在25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让谭小伟犹豫再三。在得知该款冰箱被纳入“家电下乡”指定销售范围后,谭小伟乐了。

“本来想的是,国家能对‘家电下乡’指定产品给予13%的补贴,这样能省下300多元。没想到通过国家统一招标的方式,该款冰箱降到了2099元,加上13%的国家补贴,买这台冰箱我省了六七百元。”谭小伟表示。

2008年12月25日,重庆“家电下乡”工程在万州区正式启动。仅一个上午,20家中标企业在万州区就销售出近千台家电,不少乡镇的农民甚至组团前来购买。

2008年12月22日,重庆市“家电下乡”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市财政正式启动补贴“家电下乡”工作,4年内,重庆将安排20亿元财政资金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四大类家电产品给予财政补贴。市财政局副局长封毅介绍了“家电下乡”政策与其他财政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不同之处: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直接拉动消费。

2007年12月,河南、四川、山东和青岛三省一市率先进行“家电下乡”工程试点。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农民购买指定家电产品,政府补贴13%,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到2008年12月,财政部使用了3亿多元补贴,拉动了近40亿元的家电内需。2008年11月30日,“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会议”提出目标,用4年左右时间,基本使农村主要家电产品拥有率达到城市2000年的水平。以此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销售额6200亿元,带动其他消费性支出3000亿元,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七大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下乡的家电产品,也突破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老四件”的限制,增加了摩托车、电脑、空调、热水器等“新四件”。

下乡家电产品增加,农民的消费选择随之增加。随着“家电下乡”工程的深入,农民的消费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重庆市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政策杠杆的撬动,农村消费已进入一个临界点。

上一篇:新世纪游轮缘何逆流而上 下一篇:正大之谋:从接单到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