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难点与控制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26 03:07:45

建筑工程造价难点与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经济原理、科学技术原理等手段,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物力、人力、财力应用的合理性。文章在阐述工程造价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即每个环节均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性的策略。文章旨在与业内同行共同交流经验,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TL372+.3文献标识码:A

工程造价控制在遵循造价运动特点及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及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人力、物力、财力应用的合理性,促进工程经济效益及投资效益的提升。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原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变更在所难免,而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可以保证工程项目在变更的情况下实现其经济目标。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根据事前拟定的计算,对比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计划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其控制过程体现出动态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比如建筑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浮动、工资标准变化等,只有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才能确定最终的造价。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项目建设过程的行为,控制过程中及时处理问题、纠正偏差,充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源,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难点分析

造价控制体现出动态性、不确定性的特点,综合了多个专业,对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其最大的难点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设计内容与工程量会发生变化。建筑项目从批准立项到竣工验收,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的多个设计阶段,特别是初步设计审核批准后,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此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内容、工程量等做出适当修正。如果施工过程中未充分重视设计这个源头控制问题,则实际工程造价必然会超出概预算,从而对投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概预算定额计价依据发性变化。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其建设过程中各种标准、定额、规范等均会发生动态变化,再加之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原定计价依据不完全相符的问题,从而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影响。最后,设备及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其材料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70%-80%左右,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通常会列出一定的价差预备空间,以提高概预算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但材料的市场价格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难以控制;此外,有些设计还会指定材料生产供应商,这也会工程造价控制增加了一定难度。

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准确性的策略

尽管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完善的工程招投标制度

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缩短建设投资回报周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建设单位可以进一步健全工程招投标制度进行造价管理。一方面,招投标过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控制策略,在遵循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上编制工程量清单,依据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统一的计算规则划分工程项目,统一计量单位,再与设计图纸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工程量清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对招标文件予以规范,以保证市场环境的公平性。在建筑工程预算竞争中,招投标机制大大提高了市场行为的有序性,在建筑市场中,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可以进行公平交易,最大程度上控制工程承包过程中存在的营私舞弊行为,以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设单位在确定招标范围时,要参照工程招标的特点及规律选择合理的招标方式,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将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充分考虑进来,优选中标单位,保证工程造价控制不超出限额。

(二)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与关键。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均是以国家相关设计标准为依据,各类建设设计部门要提高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准确性,就必须制定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范,并严格落实执行。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与设计人员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针对项目投资进行全面分析、对比,及时反馈造价信息,如有必要可组织设计方、施工方等对预算编制进行论证,提高预算的合理性。此外,工程预算要严格执行规范标准,以降低材料成本;实施限额设计方案,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

(三)控制工程变更与索赔

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即为施工合同,因此要做好施工合同的管理,对工程变更及索赔进行合理控制。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保证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合理性及合法性,尽量将甲、乙双方在履行合同中的纠纷控制在最小范围,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完成合同签订后,要加强合同文件的管理;需要注意一点,即补充合同协议、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是合同内容的延伸与解释,因此要妥善保存,在产生工程变更及索赔纠纷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此外,要建立技术档案,动态分析合同执行情况,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四、结语

当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实际工作中还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增加造价控制的难度,但是只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各个关键环节造价的有效监管与控制,分析其中的规律,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全面落实科学、合理的施工理念,仍然能够提高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春海.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2

[2]余蓉.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J].四川水利,2012(2):33-34

[3]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18-119

上一篇:探讨土建工程常见的技术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土建施工大型设备的分配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