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监控系统调查与设计

时间:2022-09-26 03:06:08

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监控系统调查与设计

摘 要 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监控、教师监控和学习效果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外在监控对自我监控能力较强的学生并无太大影响,而对于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却有直接影响。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推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理念,这一理念是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监控体系设计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 自我监控 教师监控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Monitoring System of

English Learning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Ping

(China Civil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Sichuan 618307)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made a survey on the web-based college learners in CAFUC from aspects of learning strategy and self-control. Based on th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atu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self-monitoring learning style, in which 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play the roles as guider and monitor, to cultivate the self-monitoring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self-monitoring; teachers' monitoring; monitoring system

0 引言

自我监控理论揭示了学习的内在过程而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对自我监控的探究,必然要谈及元认知。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个体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和认知行为组成了一个互动的统一体,共同实现对认知活动的监控、反馈和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元认知与自我监控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目前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相对自主、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行为实施的现状又如何呢?本文试图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监控、教师监控和学习成绩进行相关性研究,目的在于:(1)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行为。(2)了解学生自我监控、教师监控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该研究对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监控系统设计给予启示。

1 研究设计、统计分析与讨论

笔者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9级300名来自7个不同专业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并以物流专业2009级1班38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学生自我监控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Biggs及文秋芳关于语言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并自行设计,分别从调控、管理、检查、评价、计划和反馈6个方面设置26个问题来反映学生自我监控情况。为便于统计,采用改革前的满分为百分制的2001年1月和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对物流2009级1班供38名学生分两次进行综合测试。

统计结果分析显示:(1)在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中学生调控手段的运用最高,学生认为网络学习对学习成效有很重要的影响,但也仅仅只有32.8%的学生能做到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2)在管理方面,如:针对网上学习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23.21%),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24.35%),根据网上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计划做出适当调整(16.43%),完成老师布置的网络作业或测试(85.43%),网络学习时不做和学习无关的事(46.57%)等。(3)检查和评价手段学生较少使用。(4)学生对计划和反馈的学习手段运用相对最少。只有13.21%的学生经常制定网上学习计划,只有14.32%的学生会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以获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自我监控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手段运用较低,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监控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监控和学生成绩的相关回归分析中前次四级考试(实施教师外在监控前)成绩与自我监控评分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6;后次四级考试(实施教师外在监控后)成绩与自我监控评分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 = 0.945。对38名学生前后两次四级考试成绩间的差异性分析从整体上看两次四级考试成绩间有显著性差异(t = 6.367,P<0.05),前10名学生两次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t = 0.647,P>0.05),后10名学生两次成绩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 = 12.131,P<0.05)。

统计结果分析显示:(1)前后两次四级考试(实施教师外在监控前后)成绩与自我监控评分间呈明显正相关,这说明了自我监控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就物流班的实验而言,自我监控能力较强的前10名学生前后两次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也因印证了国内外有关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学习中的元认知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策略的核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物流班的实验从整体上看两次四级考试成绩间有显著性差异,就自我监控能力较强的前10名学生两次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后10名学生两次成绩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个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教师的外在监控对学生的成绩有直接影响,对自我监控能力较强的学生并无太大影响,对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有直接影响。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推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既要重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这一理念是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监控体系设计的主导思想。

2 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监控系统设计

本研究基于巴特勒和温内(1995)的自主学习模型,将自我监控和外部监控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初步构建一以自我监控为中心,外部监控为保障的网络学习监控框架。

图1 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行为监控框架

如图1所示,第一环是虚线以内,该过程指学生的一般认知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信念对学习任务的特征和要求进行解释,明确学习任务是什么,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选择学习策略,以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环中,当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进入行为阶段,对学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进行外在监测与调控。(1)构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监控框架,系统自动跟踪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并将后的数据存如数据库中,以供教师参考和更好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其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学习参与度(BBS登陆和发帖次数,提问和回答的数量等),学习成绩(网上作业和测试)和学习反思(阶段性网上学结或日志)。(2)有效应用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以形成测验为具体运作方式,并将这种连续性的频繁的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课程单元后设置必要的作业、测试和综合任务等综合性评价方式。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应适当增加教师的作用,教师查看电子档案中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习者做出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建议或辅导;另外,教师通过在论坛、答疑区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对学习者的总结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作业和测试方面,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用email,BBS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评。(3)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表扬鼓励的评语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真正的内部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本次调查研究的启示是:我校学生总体的网络英语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尽如人意,教师有效地外在监测和调控能改善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因此,应该为其创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其英语学习实行一定的监控、评价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获得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从外部控制的学习过程向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转变,从而实现真正高质量的网络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 Butler D. L & Winne P. H.(1995), Feedback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b5, pp.245-281.

[2]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10).

[3] 魏德生,杨雪.网络学习行为自动监控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1).

[4] 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

[5] 袁明,陈伟杰.网络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分析研究[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9).

[6] 张津梅.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监控和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5(1).

上一篇:浅析专门用途英语(ESP)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下一篇:语料库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