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最有希望的30年

时间:2022-09-26 02:55:53

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说文解字》中有:革,道之变也,三十年而革。

经历建国六十载,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2009自然成为下一个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岁末之际,本刊根据这一年发生的改革热点梳理出十大改革关键词,发现新的改革元年是那样急切而严肃地呼唤着继续深化改革,改革仍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正如资深媒体学者杨继绳先生在给本刊撰写的专栏文章《最有希望的三十年》中分析的那样,建立新制度的航程进行了三十年,对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中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很不完善;政治虽然比过去有进步,但离民主政治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由于行政权力过度扩张、政治过度干预经济,权力进入了市场交易,最明显的后果是社会不公正。

改革期间社会不公正的表现是,对改革的代价承担和对改革的收益分享错位。改革中出现的既得利益群体形成了社会强势,改革收益较小的是工人和农民。而对改革的成本和风险的付出,后者比前者大得多。社会不公正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腐败严重;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某些方面失当,甚至损害了底层群众的利益。改革中,―方面不断强化和扩大党政机关的利益,另一方面却在有些领域推卸国家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种制度性弊端使社会不公正问题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越来走越多。

当今,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权力没有被制衡的上层建筑;资本没有被驾驭的经济基础。中国当前有两个尖锐的矛盾:官民矛盾和劳资矛盾。官民矛盾是权力没有制衡的结果,劳资矛盾是资本没有驾驭的结果。在这个制度下,权力的贪婪和资本的贪婪势必恶性结合。这是当今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以上问题不是改革产生的,而是改革不到位产生的;不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市场规则受到没有改革的权力体系破坏的结果。这些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又一个三十年来了,它的目标是什么呢?当然,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治上加快民主进程,尽快建立民主制度。也就是说,新的三十年的目标是“民主政治加完善的市场经济”。在这种制度下,权力和资本将有新的面貌:为社会造福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危害社会的弊端将受到限制。显然,将威权政治改变为民主政治,是风险较大的制度转型,可能有曲折,但最终还会达到彼岸。这个转型是中国近代社会制度转型的继续。

下一个三十年,是中国最有希望的时期。

上一篇:加快基层治理的综合配套改革 下一篇:“新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