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镀金时代”

时间:2022-09-26 02:55:44

影像中的“镀金时代”

[摘 要] 《纯真年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巅峰之作,1993年由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改编并搬上银幕。影片华丽的影像不仅烘托了男女主人公哀怨动人的爱情,更生动直观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华与躁动。本文拟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影片中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消费文化特征进行哲学的批判与分析。

[关键词] 华顿;《纯真年代》;消费文化;电影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其中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居民的整体素质等也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影片《纯真年代》中大量关于各种社会习惯、礼仪服饰、家居摆设的镜头不仅生动立体地再现了美国上流社会的风俗,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绚丽的视觉影像影片也揭示了“有闲”阶层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消费文化特征。正因如此,这部影片不仅是一场用美轮美奂的视觉影像所奏响的凄美绝伦的爱情挽歌,更是一幅生动再现“镀金时代”的风俗画。本文拟从这一视角出发,解读《纯真年代》这部电影中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老纽约”贵族的消费文化进行哲学的批判与分析。

一、原著与影片简介

伊迪丝·华顿出身于美国纽约上流社会,她独特的成长背景不仅使这个社会阶层成为她创作的主要对象,还为她提供了无尽的文学素材。小说《纯真年代》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中对各种社会习惯、礼仪服饰的描写生动立体地再现了美国上流社会的风俗。华顿为此获得了1921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故事讲述了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纽约贵族青年纽兰·阿切尔与未婚妻梅·韦兰及其表姐埃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的感情纠葛,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然而小说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作家把对爱情故事的生动描绘融进了对“镀金时代”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真实描摹和深刻揭露。

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用长达9年的时间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影片虽有别于斯科西斯其他黑帮题材影片却依然大获成功,获得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第五十一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第四十七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等多个奖项。电影《纯真年代》风格奢华唯美,聚焦爱情纠葛的同时也用绚丽的影像几近真实地再现了整个“镀金时代”的风貌。

二、符号式消费特征解析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个西方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消费文化指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主流价值观念的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转型期,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加上不断涌入的移民和西部新发现的矿藏,使得美国的工业化极速发展,国家财富迅速增长。到20世纪初,美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然而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实只不过是个内在空虚、危机四伏的“镀金时代”,表面的繁荣掩盖了腐败的风气、道德的沦丧。同时,物质需求的满足又促使了人们消费意识的提升,享乐主义的物质消费和物质占有颇为盛行。影片中对贵族们社交场景以及服饰、道具的视觉表现恰恰反映出当时纽约上流社会在生活方式上呈现出的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倾向,并且具有鲜明的符号式消费特征。

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指出,消费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既是任何商品化消费都会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区分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影片中的贵族们正是在恪守所谓上流社会的礼仪和传统、在对社会交往、衣食住行的消费过程中不断地强化着自身的优势地位。

(一)社交活动

在影片《纯真年代》中有众多场景都展现了人物们的社交活动,这也与作家的创作初衷相一致。这部小说是她对老纽约怀念与矛盾情绪的审视与回顾。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规矩与习俗已被历史淘汰,新的事物正在涌现。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观念正在消失,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她要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在小说里,纽约的上流社会都恪守着一套极为严格的传统习惯,他们看歌剧、举办盛大晚宴和舞会、喜欢旅行、参加射箭俱乐部,等等。这些受贵族们青睐的社交活动就像一张张名片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他们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例如小说伊始,作者就详细地描写了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是如何观看歌剧的:首先,阿切尔看歌剧的地点是一个红黄两色的老歌剧院,“因循守旧的人喜欢这座剧院的窄小不便,因为这样可以把那些纽约社会开始惧怕但又心向往之的‘新人’拒之门外”(华顿,2012:3);其次,在时间上他还必须要“姗姗来迟”,因为对于生活在纽约这个大都市的贵族们来说“早到是非常‘不合宜’的。”(华顿,2012:4)除此以外,阿切尔所属的那个圈子还制定了诸如“独唱表演期间不允许进入包厢”之类的规则。从影片歌剧院这场戏中我们也同样能直观地感受到那些贵族们的百无聊赖,而他们对于流言飞语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歌剧本身。无处不在的规矩与传统剥离了歌剧真正的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一个空洞的符号——对于传统的上流社会而言,看歌剧的真正意义仅限于在合宜的时间出现在合宜的包厢中。

在小说中作家对纽约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是十分明显的,上流社会是一个“用符号表示的小天地”,是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又尖又滑,下面的人想要爬上去,上面的人害怕掉下来。因此,为了巩固这个位于金字塔尖的狭小圈子,他们除了使歌剧这种高雅艺术流于身份的表征外,还乐此不疲地举办各种盛大的晚宴和舞会,并通过菜肴的设置、餐具的搭配、客人的选择等来彰显品位,培养独特的优越感,把自己和其他阶层明显区分开来。影片中每每出现的精致昂贵的餐具、令人垂涎三尺的菜肴无不令观众惊叹贵族生活的奢华。在这种生活方式的支配下,餐具菜肴都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愈发表现和证明了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因为贵族们引以为豪的品位不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社会方式所决定。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所指出的:鉴赏趣味的区分体系和社会空间的区分体系在结构上是同源的,在文化符号领域和社会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对应。影片中贵族们的这种消费特点恰恰说明了在社会层面上当时的美国上流社会所具有的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特征。

(二)室内装饰

出身纽约上流社会的华顿对于室内装潢有过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室内装饰细节的描写在小说中比比皆是。比如,在纽约大学区与第五大道南端的那些传统的老宅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百叶蔷薇图案的地毯”“黄檀木的蜗形支腿桌案”“黑大理石的圆拱形壁炉”“杜拉克·塞沃尔的瓷器”以及“特利文纳·乔治二世的盘子”。(华顿,2012:23)同样,在影片中也有大量道具的特写和展示。导演斯科西斯为了能真实地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风貌,对这部影片的道具投入了大量的物力、精力和时间,这些时代气息浓郁的道具无疑是这部时代风景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到博福特家参加晚宴这场戏中,电影镜头随着他穿过海绿色、深红色和金黄色的客厅,气派的、不做他用的舞厅,种植了昂贵的山茶与桫椤的温室,以及挂着西班牙皮革、装饰着各种工艺品与孔雀石的书房,摄影机借阿切尔的眼睛展示出各个房间中完美奢华的装饰品,琳琅满目,极具视觉震撼力。

借助这些丰富的视觉语言,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贵族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位于核心地段的豪华别墅,对于纽约的上流社会而言,无疑已成为一种阶级标志,是身份区分的重要场域,而奢华的家具摆饰则是贵族们炫耀地位与财富的工具。

(三)女性服饰

华顿在小说中对于女性服饰的描写细致入微,她笔下的女人们总是穿着“时新”的礼服,佩戴着华美昂贵的饰品,处处显得“贵气十足”。同样在电影中名媛贵妇们每次出场也都身着样式、风格完全不同、却一样美轮美奂的奢华美服。甚至宽檐帽、耳环、项链、羽毛、软垫等这些与服装相搭配的东西都样样到位,精致得令人无可挑剔。吕晓志博士就曾探讨过电影《纯真年代》的视觉风格对原作主题的深化问题,她指出在电影中很多人物的出场都是以服饰特写开始的。如纽兰第一次在歌剧院出现时,映入观众眼帘的先是西装上的一朵精致的白色绢花的特写镜头,然后摄影机慢慢上摇,我们看到了纽兰那张英俊的、温文尔雅的脸;纽兰去包厢见未婚妻梅,摄影机也是先引导我们看到了一束盛放的百合,然后才移到了拿着百合的梅的全身。(吕晓志,2009:171)

由此可以看出,服饰在当时上流社会的女性消费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在“镀金时代”背景下,物质生活的满足极大地刺激和助长了贵族女性对于服饰的需求与消费,在小说中她们每年还要耗资从国外定制各种各样的衣服,以确保专衣专用。实质上,这种消费行为表明服饰,作为一种符码,已经成为区分阶级属性和阶级差别的标志,代表着等级制度下的一种秩序,同时也反映出贵族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他者”地位。她们一方面凭借不断变化的华服把自己和其他阶层明显区分开来,建立起界限,培养独特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又像被锦衣华服包裹的洋娃娃一样成为父权制社会中婚姻市场上的消费品,被售卖成男性的附庸,在个人生活中受男性的完全支配。

三、结 语

本文通过对电影《纯真年代》中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梳理和分析,对“老纽约”贵族的消费文化进行了哲学的批判与分析。影片所展现的“老纽约”像是一场饕餮盛宴,父权制度下的贵族们在对社交活动、洋房和服饰消费过程中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上流社会的浮华与空虚;人们标榜品味,炫耀地位,比拼财富,通过符号式的消费来实现物化了的自我身份确认。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暴露了物质过剩中的精神贫乏常态,而将女性变为贵族婚姻的消费品也无疑地从社会性别消费的层面反映了“老纽约”消费文化的社会现状与弊端。

[参考文献]

[1] 吕晓志.文学意境的诗意传达——论电影《纯真年代》的视觉风格对原作主题的深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9(02).

[2]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杨彦(1977— ),女,吉林长春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崔美凌(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上一篇: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文化符号的隐喻和解构 下一篇:解读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