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二重感染的护理

时间:2022-09-26 02:32:21

老年人二重感染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96-01

【关键词】 老年人 二重感染 护理

二重感染多见于应用广谱抗生素、年老体弱晚期肿瘤、应用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二重感染的诊断一旦成立,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或减量。我们用抗真茵药物加局部应用5―Fu治疗霉菌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全为男性,年龄60~78岁。气管切开者5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例,晚期癌症5例,脑梗塞脑出血3例,肺心病2例,肺炎2例,帕金森氏症1例,尿毒症1例。单纯口腔霉菌感染8例。全组病例经痰培养或口腔分泌物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生长。

2 临床表现

口腔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患者常主诉口干、烧灼痛、食欲减退甚至拒食。检查可见口腔粘膜、舌面有散在的白色乳凝状斑块或成片的白色假膜。

3 护理体会

3.1 口腔护理 口咽部是霉菌生长入侵的主要门户,做好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治疗霉菌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单纯口腔霉菌感染只需口腔护理和口腔局部用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3.1.1 口腔清洗,用5―Fu250mg+生理盐水100ml浸泡棉球,餐后按口腔护理操作程序清洗口腔。尽量将口腔粘膜、上腭、舌面等处的白色膜状物擦干净,但不宜过于用力,以免出血。

3.1.2 口腔涂药。用5―Fu250mg+生理盐水40ml口腔局部涂抹,每日4次。使用一天即可见效,(见表1)。

3.2 超声雾化 用5-Fu250mg+生理盐水4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一次。超声雾化可使药液以微粒的形式直接吸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达到消炎及湿润气道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痰培养出霉菌的患者,使用3~5天即可见效。

3.3 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为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需间断用滴管向气管内滴药,此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不能使空气处于持续均匀的湿化状态。这里介绍一种气管内湿化法:用生理盐水100ml+α-糜蛋白酶10mg,插上一次性输液器,挂于病人床头,用无菌剪刀弃去尼龙针头,尼龙针管对准气管套管,调节滴速,每分钟3~5滴。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向气管内持续滴药,使气管,支气管粘膜处于正常的湿化状态,又可稀释气管内分泌物,使其易于吸出,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3.4 病室消毒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次40分钟,一天二次。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在20℃左右,湿度50%~60%,气管切开者75%~80%

3.5 预防并发症 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鼓励病人咳嗽。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尤其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营养状况差者,局部营养及循环不良,易发生褥疮,应加强防褥疮护理。

3.6 观察抗真菌药物的反应 酮康唑为新型抗真菌药,疗效好。每日2mg,一次给药,以空腹给药为宜。此药致恶心、呕吐、肝细胞损害,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并注意查肝功。本组经观察发现用药剂量不超过每日0.4mg时,极少发生肝功损害。制霉菌素对肠道外的深部霉菌病无效,一般不用。克霉唑治疗效果也明显,但有不少患者服后有尿痛,停药后好转。5-Fu毒性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局部用药浓度高,疗效好,毒副作用极小,本组20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7 心理护理 由于口腔溃疡,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进食。患者易焦虑、恐惧,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鼓励进食,使患者克服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在门诊注射室发生昏厥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