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6 01:48:21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参考组(3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治疗疗效

脑梗死是目前人类健康杀手之一,主要是采取溶栓方法治疗。随着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逐渐加大了脑梗死治疗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经诊断,与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发病时间6h-48g;参考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发病时间6-46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起病时间

1.3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脂和血糖,采用10BU东菱迪夫(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试字X20000001)加入250ml静脉注滴,隔一天采用5BU东菱迪夫嘉瑞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滴;口服100mg肠溶阿司匹林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0mg依达拉奉添加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滴,一天2次,疗程2周。

1.4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评分降低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5统计学处理文中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死坏死,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在治疗脑梗死时,大都是选择溶栓方法。经刘乃英等人[2]临床研究显示,相关研究溶栓治疗通常会受到时间限制,存在相应不良反应,并且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存在着较多并发症。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时,血压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聚集及黏附在血管局部,生成血栓;血管在闭塞后,会导致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而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在血液流通后,自由基介导会更加损伤脑组织,因此在治疗时首先要将自由基有效清除,将反应链打断。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对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进行阻滞,抑制炎性递质白三烯生成[3],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脑梗死发生体积,并延缓神经元的死亡。在本组研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调整血压、血脂和血糖,给予相关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亚森・买合苏提,帕提姑丽.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4):525-526.

[2]刘乃英,张敏.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31):201-204.

[3]钟秋明,曾小斌,王柏群.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IL-1、IL-12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1):260-261.

上一篇: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和干... 下一篇: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