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124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5 09:53:25

【关键词】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健忘、焦虑、注意力涣散、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笔者自2004年11月至2013年10月应用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12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病例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近期服用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④有胃食管反流病者;⑤有明确恶性疾病者。

1.1.2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周,近三周有症状加重。

1.1.3本组资料本组治疗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63例,患者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25.6岁。患者的病程1-24个月,平均为13.1个月。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4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处方:枳实30克、白芍15克、柴胡12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干姜12克、黄芩9克、黄连3克、人参6克、甘草3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木香10克,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各12克,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各12克、脾胃虚寒者加干姜30克、黄芪15克、食滞者加焦神曲、鸡内金、炒莱菔子各15克。上述处方水煎煮,每天一剂,分2次于饭前30分钟服用,21天为1疗程。

1.2.2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以常用药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天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精神症状明显者加用百忧解20mg,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

1.3临床疗效观察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2个等级,但未完全消失为显效。有效:症状改善1个等级,但未全消失为有效。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

2结果

治疗组显效77例,有效4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51例,有效5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

3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嗳气、早饱、腹部或胸骨后疼痛、胀满、嘈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排便不畅或过多等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复发不愈,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多潘立酮、莫利等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中医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腹痛等范畴。其病机为运化失常、气机紊乱、升降失常、肝脾不调,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诸脏腑功能失常。依据中医辨证施治法则,拟定柴夏枳术厚朴理中汤加味:柴胡、枳实、白芍、陈皮、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厚朴、茯苓、白术、木香组成,其主要功效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补泻并施,寒热同调。如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食滞者加麦谷芽、山楂、焦神曲、鸡内金;肝郁脾虚者加香附、郁金;脾胃虚寒加干姜、黄芪等。方中半夏、干姜温里散寒、和胃止呕;黄芩、黄连清热泄痞;人参、甘草补中和营;白术、茯苓补脾益气;陈皮、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枳实、厚朴行气消痞。方中各药相组,寓补泻并施之意,同时随症加减,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柴胡有兴奋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利胆、抗肝损伤等作用;半夏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枳实能缓解小肠痉挛,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张力增加的作用;厚朴对肠管有双向调节作用;干姜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增加胆汁分泌量的作用;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还能保肝、利胆、抗菌、镇静、防治胃溃疡作用;木香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促进胃排空,明显拮抗胃粘膜损伤,还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黄芩、黄连能杀灭幽门螺杆菌,尚有利胆等作用。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对胃肠道功能紊乱近期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且中药药源广,价格低,中药治疗疗效持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日益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上一篇:附红细胞体病的相关研究现状 下一篇: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