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2-09-26 01:28:06

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

摘要:慢通是城市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城市慢行交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1 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意义

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其中慢行交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慢行交通就是非机动交通方式,通常包括步行、自行车等等。这种交通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和距离出行中非常常见。我国目前正处于逐渐接近高机动化时代,但预期的慢行交通方式仍然占据很大一部分,步行大约占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自行车大约占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比例。占据如此大比率的慢行交通却一直是安全上的劣势群体,据专业的统计来看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慢行交通的死亡率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四十七。这就不得不引起群众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了,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对于慢行交通的安全性等规划也逐渐有所重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方法和体系上还有着一定的不足。研究出设计和管理对策才是当今社会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2 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成因

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非机动车的一些缺点,比如缺少稳定性、与机动车的速差和冲突,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人员是非常容易受伤的。步行交通的话由于比较灵活并且多有违规者,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事故的步行者占据了大多数。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的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性是非常差的。慢行交通事故有其发生的基本形态,这种类型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也是比较固定的,通常都是在行人比较集中、路况比较复杂的地点,比如十字路口等等。有以下几个例子:在十字路口或者过街的横道出现的事故一般都是垂直或者斜向碰撞;在机动车双向行驶的机非混行道路发生的事故通常都是同向的碰撞;而在机动车单向行驶的机非混行道路发生的事故大多就是逆向的碰撞了。

产生如此多的慢行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汽车逐渐成为了家家普及的代步工具,在现代的城市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于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了,这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荷,交通的堵塞还有环境的污染都是汽车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这一方面出发可以做出的改变是提倡快慢交通以及公私交通的协调发展,这需要政策上的支持。然后就是我国目前的慢行交通规划上的政策并不完善,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过于迅速,大多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以粗放形式迅猛增多的,整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上也更偏向机动化交通。这个问题可以进行细化的分析。我国的城市交通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合交通,而在一些路段的交叉口处是很难解决这种混合运行问题的。在慢行交通的设计与规划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快慢交通的隔离设施不完善;过街设施规划不合理,经常出现违章穿越的情况;过街处对于机动车的车速管理不到位;人行道中间没设置安全岛;交叉口车辆与行人侧撞情况严重;街面布置有时会影响到行人的视线;交通信号灯不完善。

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不足。首先在很多交叉口都存在冲突点,这是传统的交通组织方式的冲突,再就是一些区域缺少停车场导致大量的交通工具不正常停放,影响交通环境和安全性,关于交通行为方面的管理也不到位,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冲突,还有驾驶人的违规行为都是造成慢行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3 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于慢行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首先必须要加强慢行交通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明确城市中关于道路的不同位置的不同作用并且落实到人们具体的交通行为中,这是改善交通安全的根本。然后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将慢行交通进行组织、信号以及各项管理方面的一体化,加强交叉口处的快慢交通处理方法,减少产生冲突的位置和可能性。对于慢行交通来说,一体化的横断面形式很重要,而且一些过街形式也需要改善,可以加强过街保护区的建设还有过街信号的设置,另外立体过街形式也很重要,比如天桥和地道都是比较安全的过街方式。在交叉口处的安全对策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加视野范围并且减小转弯半径,降低冲突,还有一些绿化设计也要先从安全性考虑,不能因为不合理的绿化设计导致安全性降低。在管理方面可以考虑慢行交通的本身特点来对交通需求分布进行优化,控制道路上土地的开发利用,保证主次要道路上的交通功能,还需要加强交通管制以及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知识与意识。

改善慢行交通安全问题需要从规划、设计、管理、执法等方面出发,根据城市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慢行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是需要政府与群众的重视的,安全问题是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邹志云,周志浩,葛欢. 路段人行横道信号优化设计[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06) .

[2]王宏雁,戎创龋朱西产. 行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伤害研究[J].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03) .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05)

上一篇:基于校园舞台实践中的扩声系统啸叫抑制设计方... 下一篇:山花野草彻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