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独家庭困境和需求的分析

时间:2022-09-26 12:32:31

基于失独家庭困境和需求的分析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地区实行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家庭由此大量产生。毋庸置疑,这项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但是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空巢家庭的出现。随着社会中各种风险的增加,人们的生命可能随时受到威胁,独生子女时常会因为各种意外失去生命,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是家庭面临的最大痛苦和精神负担。随着失独家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针对失独家庭出台了相关的补助政策和帮扶措施,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在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些帮助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失独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然而,失独家庭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又是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目前的社会服务供给来源和水平显然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

据人口学家易富贤的推断,中国现有 2.18 亿独生子女家庭,按照各年龄段的死亡率计算,1009 万独生子女家庭可能或者将会成为失独家庭(易富贤,2012)①。庞大的失独家庭数量意味着这不仅仅是某些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两年,失独父母多次群体进京上访,希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为他们今后的养老问题分忧。事实上,这些失独家庭面临着许多困境需求,由于当前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社会中潜在的服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整合,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远没有得到解决和满足。

因此,如何针对失独家庭建立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服务,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是当前亟需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最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充分调动失独家庭本身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助于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可从多方面对失独家庭开展服务和帮扶,使其更好地再适应和融入社会,这对于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都意义重大。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失独家庭是最近几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以往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家庭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对于如何针对这类家庭开展系统的社会服务的研究很少,而事实上,如何构建针对失独家庭的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因此,本篇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分调动社会中各层面的力量,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旨在构建系统完善的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这是本文较以往研究的一个创新点。

2.现实意义

当前失独家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政策的关怀、社区的支持、邻里的帮助、志愿者服务等等。但不可否认,现在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还是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各个方面零散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实现服务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目前,关于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本研究的成果将会对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经验借鉴。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文以针对北京市失独家庭开展的定性研究为主,同时结合山东、安徽和广西三省所做的定量研究,在将在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社会服务的需求主体:失独家庭;另一类是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个体。

本文的实证访谈对象是北京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新希望家园①的失独父母,选取访谈对象 15 人,失独母亲 10 人,失独父亲 5 人。政府机构的访谈对象有展览路街道和新街口街道主任及计生部门相关负责人。社区及社会组织方面主要访谈了新希望家园的负责人高女士,工作人员王女士和赵女士,及部分大学生志愿者。

二、文献回顾

(一)相关理论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与普通家庭相比,失独家庭经历了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过程,即“突变”。失去唯一的孩子,使失独家庭提前进入家庭的收缩期和空巢期,并且部分失独家庭还将面临着家庭解体的可能。对失独家庭来说,家庭收缩期和空巢期是

同时出现的,这意味着失独父母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且极为担忧未来的养老问题。作为社会中极为脆弱和敏感的群体,他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缓解精神压力,并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和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本文将结合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生命周期阶段,详细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探讨政府、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社会服务和相关支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对普通人来说,五个层次的需要基本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对失独父母而言,不同层次的需求相互交织。如收入水平较低的失独家庭既需要解决生存问题(生理需要),同时也渴望融入社会和获得他人的尊重(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的失独父母可能同时希望得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整体而言,失独家庭的需要层次主要出于中低端,其中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是所有失独家庭都较为迫切得到的需要。因此,不同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在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服务时,需要依据失独家庭的需求层次及不同需要的迫切程度,因人制宜,提供更具个性化的社会服务,提升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西方社会服务理论

西方的社会服务发展较早,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第三条道路理论、福利多元主义和公共治理理论。其中,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积极福利的概

念,特别重视公民社会的地位,倡导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福利模式①。从社会福利角度,常欣欣将第三条道路理论细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强调政府要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二是强调社会公正原则;三是改变传统的“大社会”思路的社会福利模式,代之以机会和责任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福利模式;四是主张建立起人民与国家、政府、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欧美社会服务体系评述

社会服务是指国家向社会特殊(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帮扶,其目的是缓和贫富分化、减少社会矛盾、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李兵、张恺悌、何珊珊,2011)①19 世纪,英国首倡社会服务,此后西方国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目前,国际上关于社会服务的基本模式已经达成共识,包括社 会服务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层次化、服务项目人性化、供给方式多样性等方面。在中国,社会服务是近些年才开始出现的新概念,社会服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社会服务是我国当前必须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然而,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都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输送资源?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为我发展社会服务提供经验和模式借鉴。

1.英国

在英国,社会服务主要体现为个人社会服务,它是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照顾,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

(1)社会服务机构

1971 年,英国建立地方社会服务部,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机构,旨在为全体国民提供以社区为基础和以家庭为导向的社会服务,并实现全民共享。地方政府负责社会服务的资金安排,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于地方税收、中央政府拨款和使用者的交费,其中 75%的支出来源于中央政府拨款。②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主要有政务委员会、非政府组织、私营商等,其中政府部门在社会服务中承担主要的责任,由希波姆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社会服务质量。

(2)社会服务的对象

社会服务提供的人群主要有:老年人;患有身体残疾和学习有障碍的人;存在精神健康问题的人;药物滥用者、酒精依赖者和吸毒者;特殊家庭;儿童支持、儿童照料和青少年犯罪。通过向这些人提供服务和帮助,使其可以在社区独立生活,促进社会融入和适应。①

三、相关概念界定.../!/.................................... 13

(一)失独家庭.......................................... 13

(二)社会服务.......................................... 14

(三)失独家庭社会服务................................... 14

四、失独家庭的形成与现状、困境与需求.................. 15

(一)失独家庭的形成与现状.......................... 15

(二)失独家庭的困境.................................. 17

(三)失独家庭的需求及其分析........................ 22

五、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分析......... 28

(一)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现状..................... 28

(二)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分析................ 31

六、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的设想

(一)理念基础

综上所述,失独家庭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服务提供主体的社会服务网络。在这个社会服务网络中,不同的服务主体具备不同的资源和优势,每个主体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明确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失独家庭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减轻失独家庭当前的压力和负担,免除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正常生活。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确了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即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其次是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确立了各社会服务供给主体的定位和分工;再次是构建了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运作的机制。

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应遵循的三项原则是:服务为本、因势制宜、互为补充。“服务为本”是指以失独家庭的服务需求为根本,在为失独家庭提供一般化服务的同时,服务供给主体针对失独家庭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社会服务;“因势制宜”是指各社会服务主体根据各自的优势和资源,趋长避短,在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服务;“互为补充”是指社会服务供给主体之间要开展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优势互补,整合各方力量,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失独家庭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

(二)确立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众所周知,失独家庭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需求。当前,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已经开始为失独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为减轻失独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现状是,当前各个社会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失独群体的需求,而且各方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机制。一方面,目前的社会服务供给还处于紧缺状态,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失独家庭享受不到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没有实现很好的匹配,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类型失独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以上分析,有必要建立健全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领域的资源,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优势,全方位地为失独家庭开展服务,从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家庭的和谐。

七、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是当前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家庭”,一旦风险实际发生,独生子女家庭就会转化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政策及个人因素,不得不说的是,大量失独家庭的存在是我国多年来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潜在后果,就这一层面而言,政府对于失独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理所应当成为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失独家庭当前及未来的需求主要有精神关怀、经济补偿、婚姻维系、生活照料与陪伴、养老和医疗服务,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经济压力、精神和心理负担、夫妻关系紧张、社会融入困难、养老和医疗担忧及财产处置问题等,针对失独家庭的困境和需求,各社会服务主体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政府具有强大的权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社区便利的环境和场地,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个人服务的灵活性,每个服务主体在整个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责任,从而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服务提供的最优化。

失独家庭是当前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而且相对弱势的群体,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到这个群体是需要整个社会深思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一方面保障失独家庭的权益,另一方面为失独家庭提供近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今后及未来的时期,政府需要进行完备的政策及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并在全社会倡导呼吁关注失独家庭;社区需要形成接纳和理解的氛围,在社区内开展更多的活动协助失独家庭的社区融入;社会组织则需要更多的参与,加强专业化的服务供给;个人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志愿者意识,并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安排下形成长效的服务机制。

上一篇:县今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体情况分析 下一篇:英语条件从句的几种特殊表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