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需重视切入点

时间:2022-09-25 08:37:00

构建高效课堂需重视切入点

什么是切入点?支玉恒老师说是“最触动自己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今天我的理解是能引发学生触及作者“情感”的一道“门”,找到这个“门”,老师就可以“造势”与“顺势而导”,学生就能进入课文的情境中,顺着作者的“情感历程”感受语言的魅力,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犹如一盘盘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让学生全盘吸收其中的每一种营养,这就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因为一个好的切入点如同抽丝剥茧之初的丝头,只要能找到这个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切入点实际就是突破口,只有找准了这个突破口,才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窥一斑而见全豹”,使学生凭借这把开窍的钥匙,去探究文章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找到这个切入点。《船长》一课的教学片断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哈尔威船长牺牲前与轮船一起徐徐下沉的一瞬间吧!拿起书,读读课文,然后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黑色的雕像”?

生l:雕像是一动不动的。轮船遇难时正好是夜晚,周围一片漆黑,人们看不清哈尔威船长的脸,但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纹丝不动的样子,所以把他比作一尊雕像。

生2: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雕像,是承接前一句话的。在死亡面前,他毫不惧怕,从容面对,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手势也没有做,让我们体会到他临危不惧的精神。

师:大家应向这位同学学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

生3:我认为,雕像一般是为死去的人雕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事情的结果:哈尔威船长后来牺牲了。

师: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是不是所有死去的人都可以塑雕像呢?

生4:不是。应该是那些为国家、人民作过巨大贡献的人才配享受这样的待遇。人们通过为这些心中敬仰的人塑雕像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师:那这里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雕像”,也就是为了表达人们……

生5:表达人们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之情。

师:下面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到这儿,每个人的心都会被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深深地震撼。如果我们现在真的要为他塑一尊雕像,雕像上面要你写一段有关哈尔威船长的简介,好让子孙后代都能从中受到教育,你准备怎么写?

(生交流并开始写)

二、教学反思

一堂阅读课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从以上教学片断来看,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情趣。而这些归根结底得益于教师的独辟蹊径,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自然段阅读、感悟。由于这一段学生存疑较多,而且无论抓住哪一句话,只要教师稍加点拨,都能直指课文的主旨。比起其他的点,更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教师在如何把教材要求转化为教学问题,或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组织教学问题等方面,往往存在着随心所欲的倾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和学生,发掘问题,巧设疑问,在遵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合理、整体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最大化地提升提问的效率。

教学中,提炼文章的“点”的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切入,可以从篇末揭示中心的句子切入,可以从文章中的诗歌切入,可以从学生的情感切入。总之,教师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提炼出“要点”,准确地把握切入点,然后科学地进行整合、迁移、深化,就能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第二小学

上一篇:轻松阅读 快乐学习 下一篇:如何让小学课堂作业设计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