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5 06:52:45

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摘要:利用贵州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1992―2004年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作出定量分析,并在ELES 模型框架下考察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变化特征,进而分析近年来居民生活的改善项目及其改善程度。研究表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改善,但2001―2004年最低收入户其可支配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关键词:ELES 模型;基本消费需求;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29-02

引言

在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化之际,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中国对外出口增长、防止通货膨胀而压缩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尤显重要,而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总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弄清楚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既能充分有效地满足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又能引导居民未来的消费,因此消费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1992―2004年贵州城镇居民的收入分组数据,①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得到相关的回归系数(即每年各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再通过计算得到各类商品的基本消费需求,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变化来探讨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 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是在线性支出模型上加以改进得到的,具体模型:

PiXi=αi+βi×Y……(1),其中αi=PiX0i-βi×PkX0k……(2)。

模型中,Y为各类家庭的人均收入,βi为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Pi为第i 种商品的价格,Xi、X0i分别为第i 种商品实际需求的数量与基本需求的数量;n 为商品种类,PiXi为某类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实际消费支出,PiX0i为某类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的消费支出。

二、1992―2004年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利用1993―2005年《贵州统计年鉴》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的分组数据,采用Eviews软件中Newey-West方法对模型(3)进行估计得到各个系数,各个系数(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1992―2004年贵州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尽管有下降的趋势,但趋势不是很明显,这反映了贵州城镇居民消费比较稳定,其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的份额大致保持不变;(2)食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这反映了贵州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日益改善。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波动较大,但从1998年开始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中。

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总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最低的2000年44.76%到最高的2002年的64.15%;人均基本消费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最低的2004年36.81%到最高的1996年50.37%;尽管变化较大,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最低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从2001年开始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低于人均基本消费总支出,其差额2001年为-17.91,2002年为-1 507.66,2003年为-1033.93,2004年为-256.32,这表明贵州最低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其收入不能维持基本消费支出,反映出这一层次的城镇居民生活艰难,急需社会的救助。

结论

1992―2004年贵州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不断的优化和改善中,主要表现是食品消费的比重有下降趋势,而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如果要提高贵州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就要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娱乐、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而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弹性比较大,在1992―2004年间大多数年份大于1,因此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有助于提高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从2001―2004年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小于基本消费需求总支出可以认为贵州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趋势,由于缺少2004年以后的数据,这个趋势是否保持下来,无法给出结论,但就从这种情况出发,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最低收入户的转移支付,使他们能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邹晓琴,肖挺.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J].消费经济,2004,(4).

[2]黄赜琳,刘社建.基于ELES模型的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6).

[3]卢启程,段少华,邹平.云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7,(4).

[4]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1993─2005)[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上一篇: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 下一篇:旅游地产问题调研与服务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