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思——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5 05:23:46

浅析“读——思——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读——思——练”课堂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文章从这种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或许能给我们的教学一点启迪。

关键词: “读——思——练”;英语阅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11-0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老师课堂上怕自己讲得不够透彻,怕学生理解不到位,讲得过多,甚至满堂灌,学生该体验的、感悟的没有体验和感悟,在此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调动的起来,学习的效率也相对比较低,学生成了知识接受的容器。然而在"读-思-练"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结合起来,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精准的讲解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学习效果得到了最大化。

1.“读”是基础、是前提、是出发点、立足点

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利用多媒体、黑板等各种形式展示问题,让学生明白学的内容、任务以及重难点。在学生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得到问题的解决,对于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共性问题,指点个性问题,体现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要求。这也正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精华所在,而这一点在我们英语教学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思”是思考,是明确“读”的方向

在学生整体感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设问,目的是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同时也能洞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再者,学生对自己仍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学生间自行解决,教师相机点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遵循“三个不讲”原则: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堂课教师授课时间控制在20分种左右。在课堂上老师的“导”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中考重点知识的强调、对部分稍难语法进行精讲以及对知识的扩展和延伸。

3.“练”是“读”和“思”的效果的体现和检验

只有通过练才能看出“学”的效果。但是,练又必须有一定的目的,而不是随意的练,既要注重基础的掌握,又要能体现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和巩固加深知识,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功效。因此练习题的设计就要体现老师对教情学情的掌控。同时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分层训练的原则。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成就感,成功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英语阅读教学既是学习英语词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提高英语语法、句型质量,为英语作文打基础的工程.因此,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众多的英语教师为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运用“读——思——练”教学模式注意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上,逐步形成“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思——练”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强调把“熟读——精思”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我把课堂教学的程序一般分为泛读,精读,议论,练习四个阶段。

3.1 泛读课文。泛读阶段就是对课文进行预习.泛读课文的要求是: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大体结构.泛读课文,教师要布置预习提纲.提纲要注意从课文的整体着眼,不宜太细,可适当留点余地.例如,一课的预习提纲,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学会"disability、fair、assist"等14个英语生字的音、形、义。②查英语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try to do sth、as if、far aw的具体含义及用法。③课文主要叙述一件什么事情?完成这些题目,就必须读课文,查资料,进行思考。学生通过一番初步的阅读,思考,扫除了学习课文的障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3.2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注意抓好两点:一是要设计好思考题;二是学生根据思考题精读课文.思考题要体现本课教学目的及单元训练重点,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设计思考题还要注意与预习提纲相衔接,避免脱节和重复。我教《DISABLED?NOT ME!》,设计了这样几道思考题:①Do you know anyone who is disabled?②How does he or she deal with the disability?③Should they get any extra help?

学生带着问题去精读课文,思考问题,把熟读和精读结合起来,对课文内容就会有进一步的更全面的理解。3.3 讨论课文。在学生个人钻研课文之后,我安排了一个讨论的环节。先小组议论(小组以前后桌6人为宜),小组议论是围绕思考题来进行的.议论时同学们发表自己对思考题的见解,同理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讨论时,有些问题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可以归纳起来;有些问题意见不一,允许保留,待全班讨论时再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全班讨论。学生发表意见要求说得具体明白。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忙于正面回答,更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归纳.讲评,使每个问题都得出明确的答案。

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钻研课文的积极性,讨论所产生的群体互感效应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3.4 巩固练习。在对课文进行逐项分析之后,再回到整体上来进行总结练习。这个阶段要注重英语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在教完《DISABLED?NOT ME!》一文后,我布置了这样几道题:

(1)This book offers( )on how to be a successful learner.

(2)He( )the telescope so that he could see the stars more clearly

(3)Since theaccident,Bill can no longer move his legs and he has no feeling belowhis( ).

(4)A( )is an event at which companies present and sell their products.

(5)Some dogs have been trained to help who are ( )impaired.

(6)The new government programme well ( )disabled students who want to get college degree.

通过以上的读.思.议.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而且学到了学习方法。以>为例, 通过读.思.议.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懂得了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发生和发展的.阅读这一类的课文,就要抓住时间.地点及事情发展的联系,就能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了。

总之,在“读——思——练”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还要不断总结、改进、逐步完善,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上一篇:浅谈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