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请张扬人性美

时间:2022-09-25 04:22:48

语文课堂请张扬人性美

新教材,新理念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新教材更强调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就是用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与思维的,我认为语文应以人性为底色,语文课堂应当张扬人性美。

张扬人性的美,不是人性的东西占课堂的全部,不是人性的内容充斥整个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自我表白、自我对人性的感觉,而是让我们的课堂打上人性的底色,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有时只是一两句话,有时是教师自知而学生不知的婉约与含蓄。让学生去体会作家的生命状态。通过文本去领会作家的情思,去感触作家的心灵之美,让学生用这种美感去看世界,看学习,看生活。

第一,热闹与兴趣不代表课堂具有了人性美。经常看到一节课看似热闹,学生也是趣味盎然。静下来反思一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了吗?学生视野开阔了吗?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加强了吗?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文观念了吗?学生进入了语文发展的轨道了吗?我看不尽然,课堂的活跃不是看外在的笑声与喊声,而在于内在心灵的激荡与澎湃。再小的学生也可以动心动情的,而这其中动心动情应是重在文本本身的,不是在于形式的东西,虽然有时候我们需要给知识加上一点糖的,让学生甜甜地把知识吸收进去,可这并不能取代文本人性的美感体验。

第二,现在不是人文关怀过了头,而是人文的东西做得不够。游戏与生活皆不可代替人性的东西,皆不可代替自我的人性释放。只有文学性文本,才可以触发,才可以拓宽小学生对人性,对更广更深的领域的有序探求。每一个文本都是作家对社会对自己独特的反照,不把小学生圈在一个小圈圈里,在完成课堂必须的三维目标之后,以更开阔的视野看社会,看生活,看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释放?背起书包走向“城市”的时候我们能说,只是会写多少生字会背多少课文的结果?我看不尽然,正是思想的启蒙,正是人性要张扬的欲望,让他决然走出家门。伟人有其伟人成功的理由,我们为什么不以成就伟人之心来对自己的学生,来触发学生的人性,来激扬学生的人性,让每一个有特色的人,有独特智能的人,走自己的不寻常的路呢。

我想说:给孩子们一份自由的空间吧――不在于时间的容量,有时一两句话足矣。给孩子们一份释放的自由吧――不在于某种形式,有时以更宽广的视野来面对足矣。给孩子们一张纯真的笑脸吧――不是因为某种理由,而是幼小的灵魂需要无拘无束。给课堂一份人性的张扬吧――因为语文的本性是工具,语文的核心是育人,语文的功能是成人。

半壶老酒,半张醉脸,半夜无眠,半梦半醒之间――多像儿童文学,儿童的思维与原始的人类有相似之处,物象与竟象不分,现实与非现实不分,我们成人有时也要界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释放。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教体局)

上一篇:文言翻译需强化的几点意识 下一篇: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