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4:12:29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目标。在任何一种社会形势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初中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围绕如何开展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展开论述,为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做些有益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初中生 思想政治 教学内容

初中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学,不能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这种教学好比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好课堂教学内容,传授学生科学、全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注重政治教育课和可挖实践活动的结合,并渗透性的传授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将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同政治课堂教学、政治课外活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

一、深化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渗透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适时的融入一些爱国主义元素,将政治理论和爱国主义统一起来。举例来说,我在七年级上册第3课《至此而近乎勇》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在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来说,首先,我以歌曲《松花江上》为教学的开端,以低沉、悲愤、哀婉、凄凉的歌声,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构想“九一八”的有关情景。在讲解到文章“羞耻感与责任感”部分时,我有意识的将本节课安排在12月13日,并提示学生思考12月13日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分析课文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背景知识和图片。

其后,在政治课堂上,通过播放一段南京大屠杀的短片,为学生补充了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学生的情绪也随着短片的播放和我的讲解而激昂不定。我便顺势而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牢记这段耻辱史?”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便踊跃的发言,集中为:中国要捍卫和平,以避免“九一八”惨剧的再次上演;应牢记这段耻辱史,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在本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总结了学生的发言,并加以引导,对历史持有科学、全面的观念:牢记国耻,奋发图强。通过这课的教学,实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的政治课教学,有机的融合了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得爱国主义升华为学生心中深深的烙印,而不再是纯粹空洞的说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有效的将学生的个人知耻心,升华为对国家的荣辱感。民族所应有的道德责任感,有效的发挥了初中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功能。

二、精选提炼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精神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途径是教材。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持有较高的敬业精神、责任感,精心备课,将教材讲透、讲活;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教材知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举例来说,在初三《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教材化为分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中国近代史是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四个板块,以从不同层面,有序的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

再如,我在初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的重点归纳为: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视角理解,爱国主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斗争中,对中华民族的存亡发展所发挥的效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教学作引导的教学观念,并综合采用讨论、演讲、专题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课题教学模式,全面活化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尤其是爱国主义教学,应严格避免以往空洞式说教教学的再次出现。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突出重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合理优化教学手段,开展爱国主义教学。

(1)通过先进性事迹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讲解教学中涉及的各类爱国人物及其事迹,以感染学生、激发并加深其爱国主义情感。举例来说,比如,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可选择讲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到朱自清如何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宁可饿死,也绝不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以其用生命捍卫人格、国格的举措感染、激励学生。

(2)把历史与国情相结合进行教育引导。举例来说,比如在“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祖国山河的壮丽画面,并配以一定的讲解:从清末开始,中国就深受外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蹂躏,自此以后的一百多年,民无人格、国无、国家四分五裂,摇摇欲坠。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同胞兄弟相残,战火再起,民不聊生。通过这样旗帜鲜明的讲述,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社会倒立,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

(3)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的引导。举例来说,比如在“青少年的责任”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结合教材内容,并通过讲述一些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道理,体会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以树立为国家而有所担当的观念,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应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培育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程庆红.加强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0(15)

【2】王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主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32)

上一篇:浅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方法及对策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