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25 03:17:13

如何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不管教学如何革新,我想“务实高效”一定是语文课堂乃至所有课堂的不变的主旋律吧!那么什么是务实高效呢?我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那么如何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在这里我说说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关键词】善变;课堂;学生;化繁为简;鱼;渔

一、不要“一成不变”,看我“七十二变”

我曾经在一个招聘类的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求职者,这是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学识广博,他要应聘的是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主考官对他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不管是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体育、财经,甚至娱乐新闻他都能对答如流,让人啧啧称道。但是,这位求职者最后却没有取得任何的职位,为什么呢?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是这样评价他的:作为一个教育者,你拥有了一桶足够的水,但是如果你的水是一桶死水的话,那么只会污染学生,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益处。在我们的考核中,我们见识了你广博的才华,但是我也看到了你的一成不变,你的动作、你的语气、你的神态,至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你的讲述过于平淡无奇,没有一点的感染力,你可能适合呆在实验室搞研究,但是不适合当老师,因为老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呀,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但是我们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我们的课堂感兴趣,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七十二变”,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让学生爱上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搭石》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在教授时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美丽的风景、美好的品质、和谐的生活;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我找到了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送别》,以歌入文,在悠扬又哀伤的音乐中,带着学生和女作家林海音一起重温她那美好又令人难忘的童年往事;而《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名家经典,旖旎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我又变身导游,带领学生一起坐上威尼斯的小艇,领略这迷人的异国风光。虽然我没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但是我将尽力让每个语文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让孩子快乐学语文,高效学语文。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礼记・学记》中有一段精譬的表述,从事教育的人,尤其是语文教师,不能不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的本质是“喻”,“教”的最高境界是“善喻”。“善喻”的语文教学才会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喧宾夺主”、“独占讲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乐园,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落到实处。

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关键的是要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现代学习论认为,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是靠自学达到的,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自我建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好比打游戏,学习的激情就会空前高涨。语文课堂自主学习一般包括如下四方面:学习目标学生自定;学习方式学生自选;学习过程学生自控;学习结果学生自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实现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正是源于对这一潜能的开发和需要的满足。

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更注重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便是一种典型的探究学习,在我的语文课堂里总是有大量的时间是留给学生质疑的,从出示题目开始到课文结束,学生的疑问总是不断的,甚至下了课还有学生拉着我的衣袖问东问西,虽然有些问题我也回答不上来,但是我的内心却是十分欣喜,因为我知道正是因为孩子爱上学语文,正在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才有如此源源不绝的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出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时,我往往把问题抛向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小组之间说一说”、“和要好的同学商讨一下如何解决”,这样的做法让学生感觉自己不是孤军作战,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很快就有了答案,大大提高了他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尤其是对后进的学生更有帮助,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答案,但是参与的过程让他们感觉到存在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三、化繁为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将教学化繁为简,以课文为载体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凸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真正落实教语文而非教课文,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集中,要求明确,训练要落实。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要么训练朗读,要么训练概括,要么训练仿写,把那一项训练项目落到实处。另外,不同的文体采取有变化的阅读形式。精读课抓住关键训练点,找准一段讲精细,讲充分,讲透彻,读懂文本的每一句话,细致地揣摩他们的本义和言外之意,让学生通过深入阅读习得语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就要放手让学生读个大概,不必过于在词句上拖泥带水,把文本中不重要的部分刨到一边,跳出篇篇精确分析,段段细读深究的范式。引导学生会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迁移性阅读。

设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以此为阅读教学的线索去组织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的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其次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得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再次,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真正杜绝新课程“新八股”教学模式,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会陷入授之以“鱼”的误区,认为语文教学无非是读读背背,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是乎不讲方法不论技巧,“回家读,读到会背为止”,可到了检查的时候却发现会背的孩子在课堂上就会背了,不会背的孩子给他多少时间都背不清楚,这是我们就发火了,“怎么这么笨呀,背了这么多遍还是不会!”殊不知,背诵也是有讲方法的:1、多读成诵。2、 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背诵。3、 通过脑中再现文章的画面背诵。4、抓关键词、列提纲背诵。5、 通过录音协助背诵。针对不同的文体我教给学生不同的背诵方法,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背诵时间都节约了不少,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再比如在完成阅读短文时,总是会有一些学生即使是很浅显的,答案就在短文中的问题也不能很好作答,更不用说那些需要归纳的,有一定思考量的问题,这些孩子更更是不会做了。其实这个时候的授之以“渔”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归纳出了阅读短文的六大步骤:1、用心通读短文是“好的开始” 。2、读懂题目要求是“解题的关键”。3、答题再读短文是“成功的基础”。4、展开思维过程是“成功的一半”。5、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是“成功的保障”。6、求准、求全、求佳是“锦上添花”。当然这六大步骤是有阶梯性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完成前四部就值得表扬了,而一般的学生能完成到第五步,对于好的学生争取“锦上添花”。这样一来,在方法的帮助下,完成阅读短文不再是难事,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勇于创新,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上一篇:课改进程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渐进性培养策略 下一篇:创设有效情境,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