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25 12:54:07

论中小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最近,一些家长在教育论坛频频发帖,抱怨学校课程花样太多,除了数语外,孩子书包里还要背十多本书,这些课都能上么?学生每天上课,分成那么多我们说不出的分类,孩子还不搞迷糊了呀。家长们反映的问题,日趋被人们所关注。现如今,中小学学科类别庞杂,且学科之间长期处于分立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弊端也日渐显现。要知道,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中小学教育是人类成长的基石,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各个学科之间不联系,这个基础不夯实、不厚重,而是一根根独立的小木条,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否能够撑起未来的座座大厦。所以,将中小学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是必要的。

一、学科间交叉融合有利于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

就像在一座茂密的森林中,除了有一棵棵参天大树之外,还存在着小草、野花、土壤和细小的微生物等等,这一切相互依靠共同构成了一个树林。知识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为的将知识划分为一个个的独立学科,学科之间没有联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破碎的、片面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将原本失去联系的各个学科之间重新建立起应有的联系,重建合作的关系,主动去构建知识间的这种联系。可以说,那些教育的先行者一直在试行着这样的做法,比如在期末大综合学科考试前,各学科的老师汇聚在一起都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或者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网,将已经习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横向或者纵向的进行穿线,有意的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利于扩大人类的理解力,扩大人类的视域与思想,知识之间本应是联系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则是促进知识之间联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二、学科间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割裂造成的恶果是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学科间交叉融合则是一种使学生平衡发展的教育形式,它可以使学生慢慢寻找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决定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看到,因为分科教学导致有的孩子数学拉分,有的孩子英语短腿……学科融合是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一剂良药。我们用英语来说说数字加减法,只有熟练的掌握知识才能够灵活的运用,弄够游刃有余的用英语说计算的孩子,我们还用担心他会有某一门学科的缺陷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科间交叉融合也是最具有民主精神和为社会营造和谐氛围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学科间交叉融合是以尊重学生选择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前提的,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

三、学科间交叉融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国目前的种种考试命题的难度水平,可谓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众多普通学生面对这样的一场场考试,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靠时间解开这些难题,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可想而知。学科间交叉融合实际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但是同时又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将学生从较为深、难的考试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去发展其兴趣爱好,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由“考试的机器”变成“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记得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饰演了一位在高速运转的工业流水线中负责拧螺丝的螺丝工,这样的机械化的工作使得他最终精神崩溃,他的整个世界都成为了一个流水线,所有移动的东西都成了他世界中的螺丝。电影虽然夸张但是其能反映出现代工业带给人的影响,而我们的教育也成为了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培养了一批批的只知道做题的“螺丝工”。我们相信,生活中不会有一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腿多少只鸭腿要你猜一共有多少鸡鸭的偏题怪题,我们需要的也不是仅仅算数好或者语文好的小怪物,我们需要个性飞扬的孩子,希望在她们的脸上有充满童真的笑容,有充满童趣的举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去过深的挖掘某一门学科,而是融合这些学科,将有趣的、生动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想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教师应该是具有极强综合素质的“多面手”。这就要求在授课之初,教师之间应该有类似集体备课、集体交流这样的讨论活动。这样的互动交流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扩大彼此的视野。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教师彼此之间交流然后知道不足,有效地沟通、探讨与研究,在如何能够将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是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师为了有利于自己的授课截取一部分为己用,如果能够把这样一个个零散的片段融合起来,那么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的会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呆板的、被动的,他需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思维去考虑怎么样的融合才不生硬,这个思考的过程对教师就是一种提高,一种促进。不同的教师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一句话、一个小知识点都可能是以往教学过程中的遗漏或者疏忽,正是因为有了学科交叉融合这一契机,教师个人成长的道路更加平坦了。

五、学科间交叉融合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世界对于复合型人才十分的渴求。若我国能在中小学阶段实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这正是与国际教育的一次完美对接。这样能使我国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人才,使我国的教育更富有国际化和现代化色彩,而不是狭隘地地域色彩。我们不希望一棵棵在我们祖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小树苗被移植到别的土地上就无法存活,我们希望这一棵棵树苗有能力生长的更茁壮。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不能够与国际脱轨,这是不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的教育不要成为一座孤零零的小岛,远离这个热闹的世界。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则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国际化,增强我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为新世纪我国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上一篇:如何做好混龄班的幼小衔接 下一篇:浅谈当班主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