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探析

时间:2022-09-25 11:43:09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探析

[摘要]旅游景区公示语既能引导游客,又能展现丰富的景区文化,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提出了以目的语读者为指向的交际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传递源语的语义,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旅游景点;公示语;问题;交际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6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7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具体而言,路标、广告、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都是公示语。公示语看似不起眼,但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却是一张“面孔”。好的公示语翻译不仅能够让游客了解到正确的信息,而且能够让他们对该景点产生好印象。旅游景区国外流动人口较多,所以对于公示语翻译应该慎之又慎。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加之有时译者粗心,或是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问题,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现仍存在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本文将就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在交际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对其中的错误加以指正,使得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升我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现象问题分析

(一)拼写不正确

拼写错误往往是在翻译中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这完全归因为译者的粗心。例如长沙某景区,有一处许愿池译为“Wish.ing Will”,其正确的译名应为“Wishing Well”。再如某山区景点“当心踏空”的公示语将“step”拼为“stap”翻译为“WatchYour Stap”。类似拼写问题不胜枚举。

(二)用词不正确

中英文都有多个词语表达的是同一意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词语。有些英语基本功欠缺的译者会忽视这个问题。比如垃圾箱上的“可回收”标示,应翻译为“Recy-clable”,“不可回收”标示应为“Unrecyclable”,但某景区将却翻译为“Unreducible”。“Unreducible”专指在化学意义上的“不可还原的”,在中文上听起来跟“不可回收的”差距不大,但在英语翻译上却是一个重大失误。又如将“美食广场”译为“Delica-cy Plaza”则是对“delicacy”一词词义理解不准确所致。“delica-cy”是指稀有或昂贵的美味佳肴。而我国景区中的“美食广场”多指一般就餐场所,故译为“Food Plaza”就不会让外国友人对该用餐场所有过高的期望值,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三)语法不正确

公示语在翻译时需要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语法错误会导致外国游客误解或不知所云,间接损害景区的形象。如某景区将“投诉电话”翻译成“Complain Telephone”就是典型的公示语中语法使用不当的例子。“complain”是动词,表示“抱怨”,是不可以作为定语来修饰telephone这个名词的。“Complain tele―phone”翻译成中文是“抱怨电话”。“电话”成了“抱怨”的宾语,变成了投诉的对象,令人啼笑皆非。译者翻译时若能多查字典和资料,完全可以避免机械翻译引起的误解。此处正确的译文应为“Complaint Telephone”。

某些公示语的翻译有着自己特殊的一套语法规则,有的景区没能透彻研究,也会引起误译。如将“入口”翻译成“Wayin”,将“出口”翻译成“Way out”或是“Exit”。这种看似正确,但其中有些并不符合公示语翻译的语法规则。入口的正确翻译应为“Entrance”,而对于出口的翻译,其实“Way out”和“Ex-it”在公示语中是不同的两种概念,根据国际标准ISO 7001一AD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定,“Way out”应用于普通的、一般的出口,而“Exit”只能用于紧急出口。上述的翻译错误原因基本是因为译者对于公示语英译的研究不够透彻,不能掌握国际规范化下的翻译方式。

三、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

交际翻译是指主要以目的语读者为向导的翻译途径。循此途径的译者不会把原文看做仅仅是语言单位的传合体,而是将其视作信息的提供,翻译时力求保留原文的功能,并使其对目的语读者产生效果。这种翻译方式保证了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让译者尽可能的翻译出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最大化接受的翻译结果。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如何让境外游客正确地、快速读取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交际翻译理论在公示语翻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理论优势,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总结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

直译看似简单,对译者的水平要求也并不是很高,但许多公示语其实并不需要译者“声情并茂”的翻译,这种翻译方式主要使用在路标、地点标示等的翻译上。例如:“解放路”翻译成“Jiefang Road”、“西湖公园”译为“Xihu Park”等。直译的优点在于简洁、明了,相比其他的翻译方式更加直观,而且能够避免译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表达形式上无需拐弯抹角即可完整的表达出原文意思。

(二)意译

意译也是景区公示语常用翻译方法之一。意译的翻译结果不追求于与原文内容一一对应,译者常常独辟蹊径,采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原文。例如:“请勿踩踏草坪”,有的景区将其意译为“The grass so fair,needs your care”。这段英文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如果这条公示语直译,应为“Keep off the grass”,虽然也能传递中文信息,但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拒绝感,似乎在给游客下命令一般。意译则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游客读了这条提示性的公示语后,会心一笑,再不忍心再踩踏草坪。这既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以礼待人,又很好地保护了景区的环境,信息在译者温和的提示下得到了传递,实现了交际翻译原则。

(三)音译加注

旅游景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常常是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棘手的部分,既要再现原景点的文化内涵,帮助外国游客获得更多的景区信息,又不能拘泥于文字本身而进行逐字翻译。当短短几个字无法翻译原文本背后所含文化意蕴时,需要在翻译文本的后面加上注释,因此,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通常是解决景区特有文化词语的有效途径。例如“白龙洞”,直译为“White Dragon Cave”。但由于中西方对于“龙”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同,外国游客看了后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个跟猛兽怪物有关的景点,此处“White Dragon Cave”自然不能准确传达中文中“白龙”的文化内涵。为了消除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译者可应用音译加注的方式,将其翻译“White Dragon Cave(the very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White Snake,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这样,外国游客不仅直观地了解到了这个景点名称的由来,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旅游景区公示语对于景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游客对于景区第一印象的刻画者。对于境外游客来说,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此行的旅游质量,所以提高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质量是景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交际翻译策略的角度详细提出了现今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改进方法。当然译者在翻译时需谨记交际翻译理论的初衷是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要考虑到他们的文化习惯、用语习惯,切不可生搬硬套;同时注重加强自身翻译素质,努力提高双语基本功,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译文,达到改善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公示语环境的目的,向外国游客树立一个良好的景区形象。

上一篇:国画大师与非洲妻子:爱情是神的指引 下一篇:百封情书酿出百般爱,瘫痪40年的妻子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