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创意引财源菏泽牡丹变“黄金”

时间:2022-09-25 09:41:52

“克隆”创意引财源菏泽牡丹变“黄金”

牡丹是产于中国的名贵花卉,被誉为花王、国花等。以往全国各地的人们要观赏牡丹,必须千里迢迢到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不久的将来这一现状可能被改变,因为一个被称作菏泽“花王”的农民正在进行着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菏泽牡丹园“克隆”到全国各地,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家蹲在家门口都能欣赏到牡丹!

靠花吃花:菏泽“花王”赚千万

今年48岁的李允强虽然自小生活在牡丹“窝”里,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对家乡遍地的牡丹没有多少好感,更对那些以牡丹产业为生计的老乡不以为然,他的“高论”是:一个大老爷们,整天“鼓捣”这些花花草草,太没出息!可是几年过后,那些“没出息”的老乡一个一个的都发达了,而他这个“纯老爷们”却仍原地踏步。

一天晚上,李允强和靠种植牡丹成为村里首屈一指的“大款”胡李显坤聊天了解到,家乡现在种植的牡丹已经达到饱和,销售开始成为本地牡丹产业的“瓶颈”,并且流通环节的利润要远远高出牡丹种植,他一拍脑瓜,说:“好啊,我今后就当你们的销售大使吧!”

从此,李允强开始走南闯北卖起家乡的牡丹来,由于他头脑灵活,不怕吃苦,又讲究信誉,很快就打开了销路,并在北京、上海等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成为菏泽牡丹在外地最大的一个销售商,成为响当当的“菏泽牡丹花王”,每年的净收入都在一二百万元。到2000年底的时候,李允强的银行存款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成为全菏泽第一个靠“吃”牡丹“吃”出来的千万富翁。

李允强卖牡丹赚了“金山”,家乡人哪个不眼馋?于是,本地从事牡丹销售的人便“蜂拥而起”,其中自然少不了比李允强能量更大的人,李允强的市场“蛋糕”便被人越“切”越小。再说,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也让李允强感到万分疲惫,他开始寻思着开辟新的战线了。

2002年4月25日,在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式上,精明的李允强挖空心思地“巧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花卉博士、中国牡丹协会副秘书长刘政安先生,并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刘政安博士说:“我曾在日本看到一个牡丹园,人家只有五十亩大,四十几个人,由于管理得当,你猜人家每年的营业额是多少?12.5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一亿多元。他们的所有收入其实就是靠这个牡丹园内的区区5000棵牡丹。”

刘政安博士感慨地说:“整个中国只有菏泽和洛阳两个地方有比较大的牡丹园,菏泽每年的牡丹花会都吸引几十万人来,到这里后拥挤得不得了,并且住不下,吃不上。如果把花栽到其他地方,在全国各地多建几个牡丹园,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菏泽牡丹,大家还用千里迢迢来受这份洋罪吗?”

哇,专家就是专家!李允强高兴地一拍大腿,原来还有比单纯卖牡丹更赚钱的方法,一个崭新的创业计划马上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破釜沉舟:拍出家底异地“复制”牡丹园

李允强可不是那种“一点火就爆”的人,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他是不会“出手”的。自“巧遇”刘政安博士的那天起,他就仔细研究起本地的牡丹园来,发现高潮时曹州牡丹园的门票哪一天也能卖个几十万元,并且建牡丹园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李允强又对牡丹的栽培种植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牡丹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都适合栽植,对水土和气候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可长达一二百年,自己建个牡丹园后,不仅给自己,就是给子孙也等于造了个“金饭碗”。

经过十多天的全方位“考察”,李允强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将菏泽牡丹园“克隆”到外地。至于这个“外地”究竟选在何地,精明的李允强自有自己的主意,他想,这个地方首先要适合牡丹栽植这一点自不必说,另两点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必须地处旅游胜地,二是必须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于是,他开始考察适合发展牡丹园的城市,不久就把目光盯在了青岛市,并且得知青岛市城阳区刚刚设为开发区,正在对外招商引资。李允强试着跟青岛市城阳区有关部门联系了一下,他们对李允强这个项目也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李允强估算了一下,在青岛建上一个上规模的牡丹园,至少应该投资1000万元,这正是他的“家底”,用不着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别人借钱。

2002年9月,李允强在主意打定之后,召开了一个家庭决策最高会议,说出了自己要在青岛投资建设牡丹园的打算。没想到,妻子儿女们全部投了反对票,说咱们已经有了千把万,中国农民有几个能有千把万的,该知足了!万一投资失败,一家老小不又“回到了解放前”!

万般无奈之下,李允强悄悄将家中所有的银行存折和自己的身份证一古脑儿卷走,然后开车直奔青岛。等到家人几天后发现“不对劲”再找存折时,李允强此时已经端坐在青岛市城阳区牡丹园开工建设新闻会的主席台上了。

在一个还没有多少人气的青岛新开发区建设一个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牡丹园,前景如何,谁也无法预测。李允强硬是在这里租用了100多亩土地,动工兴建一个几与菏泽牡丹园规模相当的新牡丹园。

李允强先后在他的园子里移栽了600多个品种20多万株牡丹,并聘请菏泽曹州牡丹园技术总监赵孝知为技术总顾问,按照赵孝知版块种植的建议,他把牡丹按花色、高中矮和早中晚的不同品种分开栽植,以充分提高牡丹的观赏效果。他还为自己的牡丹园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香园”。

2005年春,“天香园”的规模、品种和花色已经仅次于菏泽曹州牡丹园,稳稳坐上了山东省内牡丹园的“第二把交椅”。

花香南北:“克隆”园成为“铁饭碗”

2005年4月20日,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李允强的“天香园”终于羞答答地揭开了她的“红盖头”。自此,李允强的“天香园”内每天都是游客满园,后来不仅青岛本地的,连附近烟台、日照、临沂等市的许多游客也都慕名而来。牡丹的盛花期虽然只有半个月左右,但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天,李允强就将3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揣进囊中。

俗话说:“花有花开花落时”,当牡丹花盛开的时候,李允强点票子点得手都疼,但是牡丹花败落后,“天香园”内复又陷入沉寂。虽然“天香园”每年仅这半个月的“辉煌”就已经了不得了,但是精明过人的李允强是不会让自己和“天香园”闲上剩余的那十一个半月的,他继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5年12月,李允强到大连市园林局谈一笔业务时,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大连市园林处绿化部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所有公园都免费开放了,他们为了增加效益,想搞一些展,但展已经搞过多次,恐怕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李允强就建议他们不如改做牡丹展,他说:“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老百姓对它很认可。”

李允强的建议正中对方的下怀,大连市劳动公园决定购买李允强的1100株牡丹,次年“五一”举办牡丹花展。

2006年“五一”过后,卖给大连的1100株牡丹如期开花了,李允强美滋滋地应约到大连做技术指导,才发现这区区1100盆牡丹,在大连市劳动公园的综合运作下,竟然让他们足足净赚了100多万元,而自己的青岛“天香园”里有20多万棵牡丹,也开得很好,两周的收入才40多万元,李允强的脸红了,精明的他马上将这次指导改成了“取经”。

2007年刚开春,李允强就照葫芦画瓢了,他先后出重金请了青岛市的几家策划咨询公司到他的牡丹园做专题策划,然后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运作方案。2007年4月18日,他在“天香园”正式开园的前几天,将青岛市及其周边县市的大小新闻媒体全部请到“天香园”,隆重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现场赏花新闻会。会后,青岛市的几乎所有媒体都对他和他的“天香园”进行了宣传,这么一来,大大提高了他和“天香园”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李允强还在这年的花展期间,增加了现代歌舞、相声小品、民间戏曲、象棋比赛、画展等,在“天香园”的空隙处建起了儿童游乐设施,并特意引进了10余种小吃,方便游客就餐。为了纪念“天香园”的“生日”,凡9月9日出生的游客均可凭身份证免费游园。这一系列的精心运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天香园”从4月23日开展以来,一直人满为患,两周的门票收入已经达到了90多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将近一倍。

2008年4月,李允强发现游客在赏花之余,临走也想买盆牡丹花,但花不方便带。于是李允强就设计了特别的花盆,牡丹的根系可以往外长,即使五年生牡丹也能带走。为降低价格,李允强研制成功了微型盆景牡丹,嫁接了5000棵,三天时间就全部卖光。从此,这个产品成为老李的招牌,几乎每个游客到了牡丹园都会带走一棵。这么一来,“天香园”的收入又有了成倍增加。

有了在青岛建牡丹园的成功经验后,雄心勃勃的李允强放眼全国,2009年初在苏州灵岩与人合作,成功建造了一座江南最大的牡丹园,开园后也是游客云集,收益不菲。下一步,他还准备在全国各地将他的牡丹园一座座建下去。2009年6月起,李允强开始远赴全国各地考察菏泽牡丹在全国的推广种植情况,收集有关资料,为他的“菏泽牡丹花开全国”的梦想做准备。

上一篇:洋妞们是这样创业的 下一篇:低成本创业,先从兼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