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9:32:06

浅析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成为课堂上的主体。那么该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呢?作者在这方面作思考。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初中生物 教学应用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首先,任务驱动法就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它相对于传统初中生物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任务驱动法会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而在学生中展开良性竞争。其次,任务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的目标和层次,一个个学习任务的布置能很清楚地向学生传达所学的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更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层次感,在做任务的同时由浅入深地学习。另外,任务教学法能让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学生依靠自己或者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时候,能很好地带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能掌握主动权。最后,在课堂上应用任务驱动法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摆脱平时紧张而严谨的上课方式,从而能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为学好初中生物奠定基础。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的具体方式

(一)为学生设计合理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好的学习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成功应用的前提,一个适合学生的任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他们对这一教学模式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带动他们学习生物的节奏。

例如,在教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时候,我会给每个学生分配调查家庭遗传特征的任务,他们可以在放学回家之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父母及爷爷奶奶等亲属,然后将每个家庭成员的相似之处罗列出来整理好。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学生能很好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并能发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从而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个好的任务只是开端,学生进行任务的过程才是关键,然而学生往往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而不懂得如何将任务继续下去,有时就会导致学生敷衍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使我们的任务驱动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启发,为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或者是能预见的错误,从而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任务驱动法的实行能很好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特别是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就会对教师提出他们心中的疑问,而教师便能对他们的疑问进行有所保留的解答。

例如,在讲到《疾病和免疫》中有关传染病的知识时,我让学生自行查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并找出它们的传播途径分别又是什么。在学生执行这一任务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查阅到有关肝炎的内容而不能理解就向我询问,而我就对他们讲述了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的区别,并让他们知道病毒性肝炎是有传染性的而非病毒性肝炎不能传染,具体的病毒性肝炎及非病毒性肝炎包括哪些,以及前者的传播途径,我就让他们再自行查阅。通过这种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主动和教师进行有关学习的交流,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而且能让学生从任务中获得更多知识。

(三)合理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合理评价,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参与过程和投入程度,有些时候结果并不能说明一切,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过程的评价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更扎实地将任务一步一步地完成,而不是一开始就盲目追求好的结果以至于忘了过程的重要性。

例如在布置小组讨论任务时,我会在课上观察每个学生的投入情况,哪个小组的讨论声越大越激烈,说明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就越高,就会得到我给的平时分。另外,在小组中作为代表起来发言的,我也给予一定的加分,因为发言者相对于小组其他成员是踊跃和积极的。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评,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互评。通过自评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可以使自己以后的目标更明确,让他们在往后做任务时不再那么盲目。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则不但能让评价的学生以他们的视角判断别人完成任务的情况,锻炼他们的评价技巧,并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能促使被评价学生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同时学生评价的内容还可以拿来让教师进行参考,综合大家的看法评定一个学生,从而有效避免教师评价比较片面的情况。

(四)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有了合理评价后,教师和学生便能对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疑问进行反思。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而回归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上,学生能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合理反思,则说明他真的理解了问题所在,从而在以后做任务的环节中有效降低犯错的可能性。对于教师而言,一个好的反思能帮助他对教学工作作出全面总结,而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变得更合理有效。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的注意点

(一)布置的任务要明确、合理、有重点。

首先我认为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十分明确,而不能是模糊不清的,倘如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把具体要求讲明白,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会让学生做任务时从根本上发生错误。其次,我认为教师布置的任务应当能符合学生普遍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于简单而让任务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而导致他们都以任务失败而告终。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有关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可能让一个学生调查记录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组成成分,而应该将学生分成一些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完成任务,有的记录生产者,有的调查消费者,有的仔细寻找分解者,另外的记录非生物部分的情况。同时,教师布置的任务还应该有其侧重点,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转变为任务让学生完成,对于一些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而对于有些难点内容则可以设计合理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悟这些知识。

(二)兼顾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独立自主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共同培养。学生接到的任务有的需要独自完成,有的还需要靠团队合作完成。例如在做一些有关生态环境调查的时候学生就需要发挥团队作用,各自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有的提取水的样本,有的分析水的酸碱度,等等。通过这种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在任务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是一项合理有效的措施,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高,所以这一教学方法值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孙良.运用任务驱动优化生物教学.读与写・下旬刊,2014(12).

[2]丁小雄.初中生物课堂分组任务型教学实践探析.中学课程资源,2014(06).

上一篇:地名,谁说了算 下一篇:绘本教学的舍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