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与学的MOOC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5 07:58:24

基于教与学的MOOC发展研究

任何一次科技文明的进步,都会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Web 2.0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逐渐深入课堂: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多元化,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为终端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越来越普及;教学手段倾向多媒体化,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实时教学模式;尤其是E-learning(数字化网络学习)概念及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如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远程学习(Distance-Learning)、通过博客(BLOG)的互动学习等,使得虚拟课堂的建立变得简单,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究和实践。这种形式,我们称为“+互联网”。

但在高等教育中,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MOOC,使“+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且非常适合现今知识碎片化、教学时空整合化的“互联网+”时代。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预言:“互联网+”将给教育在育人目标、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和兴趣习惯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处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社会中的基础教育,MOOC对其将在哪些方面引发教与学的变革,正是本文尝试研究的内容。

一、MOOC及相关概念

慕课是MOOC的译音,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Massive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参与一门MOOC课程的学生数量是“大规模”的,几万甚至是几十万,本文侧重分析基础教育阶段,这里的“大规模”指统计学意义上的不低于“30+”的小样本(鉴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班额不得超过40人)或不低于“300+”的大样本;Open,本文是开放的,只要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习和参与;Online是指在线学习,只需一网电脑,时间地点自定,不受时空限制;Course即课程。MOOC这种形式,2012始于美国高校,现已风靡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

提及MOOC,离不开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课堂,即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风格和知识呈现的方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教学内容,而是将教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外通过看视频、读博客、阅读电子书及网络研讨或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完成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堂上学生能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并获得深层理解,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其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提到翻转课堂,又离不开微课。所谓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节点等)或教学环节展开的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其核心是课例片段,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拓展训练、测试练习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情境化、针对性强,时间多为5~10分钟。微课多使用微视频、PPT或电子书的节选

部分。

那MOOC和翻转课堂、微课的关系如何?一般来说,MOOC离不开微课(课例片断)和翻转课堂(课外自主学习、课内讨论),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详见

表1。

由此可见,MOOC可将微课、翻转课堂等尽纳囊中。若无严格区分三者的必要,均可以MOOC概言之。

二、基于教与学的MOOC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中的MOOC和高等教育的MOOC联系紧密,但略有不同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微课。虽然MOOC和微课都是借助教育信息技术的教育方式,但MOOC发端于国外高等教育领域,微课则由国内基础教育界率先提出,是教师将“学案”或“导学案”放到网上,提前让学生预习。基础教育领域中,MOOC和微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MOOC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可扩张性,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而微课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且具体、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北京大学教授蔡剑指出,基础教育已经走过了“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为核心”的过程,如今在大数据支持下的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的第四代教育,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核心”,正是我们思考的。传统教学与MOOC的关系如图1所示[1]。

魍惩络课程与MOOC的资源生成方式比较如图2所示[2]。

MOOC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如图3所示[3]。

自MOOC和翻转课堂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应用以来,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进。美国是MOOC和翻转课堂的发源地与实施重地,尤其可汗学院的影响几乎遍及每一个使用翻转课堂的国家、地区、学校和教师,成为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加拿大由点及面的深度实践,更使翻转课堂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新加坡由政府倡导的以“大师蓝图”和 “地平线项目”为载体的MOOC学习和翻转课堂模式,正被新加坡中小学广泛采用。而澳大利亚和中国相似,主要是大、中、小学联手,共同推动MOOC及翻转课堂的应用。

2011年,MOOC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小学悄然出现。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中心成立,随后联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知名学校分别成立了高中、初中、小学的C20慕课联盟。它集中我国基础教育界知名学校,共同开发教育教学微视频,打造基础教育MOOC平台,促进翻转课堂的实现,实现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启动了“1+1慕课教学”,即“双师教学”。利用网络把人大附中的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区的10余所试点学校。该教学模式是人大附中教师远程主讲课程结束后,由当地教师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也可从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的问卷调查中略见一斑: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能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

与大学MOOC不同的是,中小学的MOOC教学是以各个学科知识点作为一个教学视频,短短7~10分钟把一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通过微视频预习,第二天上课讨论巩固。而且现在,这些微视频的作用已不只是预习,许多学生把它当作复习助手。C20的MOOC联盟于2014年年底实现了物理、化学、中国文化、历史等学科初、高中等各年级知识点的教学微视频全覆盖,上海地区的学生可通过点击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的网站,免费在线学习。

北京2013年春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字学校同步课堂(BDS)项目,与华东师范大学的C20慕课联盟殊途同归。BDS项目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完全成熟的MOOC。这种基于学科主干课程、名师团队合作设计完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录制的在线课程,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对优质课的需求,但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学程中间互动、研发持续跟进等都有待完善。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美、加、澳、新四国的MOOC和我国的MOOC,既取得了共同成效,如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参与度的提高、师生关系的改善等,但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如怎样处理MOOC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关系、如何提升视频学习的效益、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如何调整教师角色等。对此,我们要借鉴他国经验,积极探索,谨慎推进,理性地选择并改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教与学的发展

问题研讨

国内外基础教育MOOC和翻转课堂,在实践过程中既有热的一面,群起而哄,如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有冷的一面,袖手旁观,如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冷热,MOOC和翻转课堂表现出的共性问题是有目共睹的,实施过程中师生面临的困惑也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MOOC的局限性问题:其一,高辍学率。由于MOOC对自主学习及学习者的自律性要求极高,故报名修课人数众多,但真正完成课程者只占5%左右。其二,MOOC教W质量参差不齐。其三,师生互动受限,由于一名教师要教上万名学生,不可能完全地互动,因此需要发展全新的、高技术的互动形式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人格和心理方面的辅导。其四,课程实验部分将成为难题,解决方法之一可能是发展虚拟实验室,创建沉浸式的实验环境。其一和其二主要出现在高校,其三和其四则在基础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再如,MOOC学习和翻转课堂的重心问题、视频学习效果的提升问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问题及教师角色的转化问题、学生上网的问题、灵活推进MOOC与翻转课堂等问题。

不管怎样,“互联网+”具有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整合、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及连接一切”的特点,让教学变革呈现出“教学生态更加开放整合、学习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尊重学生群体需求、重塑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化和技术智能化及师生关系平等化”等特点,也正以其“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N群学生、学校任挑、教师任选”来冲击、影响和改变教育这个“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群学生”的传统行业。

综上所述,MOOC可能全面革新现有的教学体系,改变几千年来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未来的教育可能会出现“教师明星化、课程精品化、内容模块化、辅导分级化、学历认证化、学生个性化”[4]的趋势。当务之急是,认真借鉴他国经验,积极探索,谨慎推进,研发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文MOOC课程,培养明星教师,提高现有MOOC资源的利用率,理性地选择和改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回归教育本真。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初中语文和数学学科教学的MOOC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BB15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3]刘清堂,叶阳梅,朱珂.活动理论视角下MOOC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4(4).

[4]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10).

(作者单位: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上一篇:用认识和经验写出作文的“具体” 下一篇:有书相伴 从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