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6:50:08

“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提出,是一种可培养、最健康的心理模式,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成就动机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女生就业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鼓励女生在与异性竞争、合作中进行学习异性的性格优势。同时,高校应通过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举办成功女性讲坛等方式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就业能力;女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27-02

随着高校扩招,国家大学生分配体制的改革。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掌握高层次知识技术群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就业岗位相对紧缩的大背景下,求职道路上处于弱势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相关研究将这一现象的产生大体归结为三大要素:一是传统文化观念上的性别歧视;二是国家保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单位、公司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三是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原因。本文试从改善女大学生自身人格特征着手,以双兴化人格思想理论为角度出发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新蹊径。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概念以及心理健康模式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概念分析

双性化(androgyny)一词源于希腊语andors(男性)和gyne(女性),它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又称心理双性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随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沦,用“男性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的男性意识”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两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在1974年,Sandra 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心理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用BSRI量表测试,他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

(二)双性化人格基本理论的立场

1.打破了传统意识中的对性格定型了的刻板性,双性化人格证实了存在的真实性。双性化人格理论中,男性和女性人格可以和谐的融合到一起的,这个个体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同时具有的,勇敢与温柔可以同在、强悍与细腻并存等特征。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有所不同。在体态观念、作风态度、兴趣与能力上性别区别上不明显,所以,双性化人格是建立在对自身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别认同且内化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将许多传统文化中认为应是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归于两性共有的范畴。

2.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早在1976年康布兰和比姆就曾使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了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此后,Gibert、贝姆斯等进一步从工作的适应性、环境调节、自我调试等方面的优越性,论证了双性化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其次是男性化人格模式,再次是女性化人格模式,最后是中性化人格模式。我国的一些学者在此后的一些研究中也进一步证实,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女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较少的心理症状和较强的心理适应性。

3.双性化人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国内外心理专家在培养双性化人格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实验,经过缜密研究发现,该项目主要形成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及学校家庭教育扩大了两性差异。费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心理专家荣格的专业术语有“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都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双性化人格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先天性,并且能在后天的教育中弱化男女性别角色的划分,引导孩子们去接纳异性性格中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在学校家庭中鼓励孩子们向某些坚强自信、刚毅豁达、热情体贴、细腻宽厚的任务学习。那么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则是完全可行的。

二、“双性化人格”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其工作的高适应性与明显的成就动机,势必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组成。专业能力是学生在校所习得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所谓综合能力则更多的表现为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力等非智力因素,而传统女性人格中的谦卑、依附等负面心理则不利于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专业高素质与人格心理劣势的反差不利于女大学生今后的职场发展。所以有意识的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将是帮助女大学克服心理劣势,提升其就业能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稳定性或动荡性,这为原先一心求稳的女大学生设置了障碍,但也为那些适应力强、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提供了方向与机会。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证实双性化的人适应力最强,并且双性化人格的人事业与生活都能处理的井然有序。所以作为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高适应性能大大增加其职业适应力,同时又稳固其家庭责任,为了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2.增加和强化女大学生的事业成就动机感。成就动机是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之一,它可以推动人们去克服重重困难,已达到最高成就的期望值或是理想的心中愿望实现的一种存在于内心的潜在推动力,并去加以认真的实施完成个人认为很有价值和非常重要的工作。经过实践研究证明:我国女性的成就动机低于男性,人们的观点是男性代表的是自立刚强、奋勇进取,女性所能表现的则应依赖温顺。而女性双性化人格则能很好地避免这种负面心理的产生。以往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我国学者张莉等就曾经采用BSRI和CPA1-2在对976名大学生进行测验时发现,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领导性的人格特征。可见,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能增强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这将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高校如何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加强女生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我国学者的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远低于男性双性化人格。这就可证明,我国女性在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困扰远远多于男性。高校应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女生的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态的调试是不可缺少的。这种就业心理辅导通常应包括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与发现、职业职场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女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使所有女生不断挖掘潜力、完善人格、提高就业能力,消除女性就业劣势,实现自身价值。

2.鼓励女生与异性竞争。培养女性双性化人格,关键一点在于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这需要校方在女大学生专业学习之余,为其提供一些能与男性同台竞争、比拼的机会,引导女生接纳健康的双性化人格特征,加强自我肯定、自我认可,为其树立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等人格观念。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在成功中肯定自我,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职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增加男女生共事机会,鼓励相互学习。如果说鼓励竞争是通过对抗性的比拼来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中坚毅、自信、自强的一面。那么,增加男女生共事机会,则是充分发挥校园活动这个有效载体,使女大学生通过与男生“合作”的形式习得双性化人格特征,进一步完善人格。这种自然而然的接触,将会比传统的说教更贴合女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发展与转变。

4.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导向。当今的女性在大众传媒中一般都突出了消费与家务一体、时尚与美丽共存的形象定位,并且加强了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女大学生在面对职业与家庭、婚恋中的困惑与茫然。作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后深层次的“人格因素”,培养女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来帮助其树立新时代的家庭、婚恋观。高校可以开设组织实施女性教育课程,让在校女大学生开始学习和了解如何处理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务等。把女性教育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并使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和更加规范化。培养女大学生独立、理性、自律、负责的道德涵养,双性化人格的特质。

总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充分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化、人才结构合理化、资源利用合理化、社会稳定的前提。面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可从培养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着手,发挥高等教育机构育人功能,帮助女大学生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佳宁.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2(12).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岳柳(1980-),女,教育学硕士,讲师,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科生辅导员;汤帮耀(1969-),男,教育学硕士,在读博士,副教授,学生工作副书记,从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上一篇:非师范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岗位调研的《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