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教育启示

时间:2022-07-19 06:05:29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教育启示

摘要: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多个理论。本文主要就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中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以及人格发展理论进行论述,总结出该理论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弗洛伊德 人格理论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43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很多理论,本文单就他的人格理论进行探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由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三部分组成。

1.1 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它包括了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方面,它们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主要包括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为能被随意想到并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是指原始的冲动以及各种本能、通过遗传而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个人已被遗忘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以及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感情。

1.2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构成。

1.2.1 本我

本我即人格结构中最为原始、基本的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就已经存在,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物本能。

1.2.2 自我

自我是从本我当中分化出来的,是被现实了的本我。它是在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

1.2.3 超我

超我是指从自我当中发展起来的部分,它是人格中的最高层次和最理想部分,是被道德化了的自我。

1.3 人格发展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当中,总是离不开性的观念的。

1.3.1 口腔期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是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来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是来自口腔活动。

1.3.2 期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是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来获得满足。此时期关于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而言至关重要。

1.3.3 性器期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来获得满足。幼儿在这个时期已经能辨识男女的性别,并以父母中的异性者为其“”的对象。于是便出现了男童恋母、女童恋父情结。然而,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惧怕来自他们的惩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在焦虑的状态下,儿童压抑对异性父母的渴望,认同父母中同性一方,即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解决矛盾。

1.3.4 潜伏期

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开始扩大,感情由对自己的身体以及父母,转变到了其周围的事物,因此从原始的欲力来看,便呈现出了潜伏的状态。

1.3.5 两性期

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两性差异开始变得显著,性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产生了两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发展达到成熟。

2 启示

首先,我们要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儿童期的人格教育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儿童人格初始环境的构建,尤其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其次,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应该注意根据他们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适当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而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儿童的发展。由于人的身心发展是连续的,且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所以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教育。

第三,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个体心理都会有不同的冲突,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他们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遇到的人格发展的内在冲突,使他们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并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认识到要想解决冲突,就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到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

第四,我们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与这一阶段相对应的个体心理发展冲突,而这些冲突的解决过程重于其解决结果。冲突解决的过程对了,自然就会产生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使他们知难而进,勇于面对困难并找出解决办法,从而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的设置问题情景。由于每个学生在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危机,而当危机刚刚到来之时他们又不免会手忙脚乱,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危机、渡过难关,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矛盾到来之前,进行相应的问题情景设置,模仿他们可能面对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等到矛盾真的到来之时,他们就可以根据已有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去解决矛盾,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现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

[2]卡尔文・斯・霍尔著,包华富,陈昭全译.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Robert D.Nye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弗洛伊德著,石磊译.弗洛伊德谈自我意识[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5]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989.

作者简介:赵菁(1987-),女,蒙古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张越(1988-),女,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上一篇:医学高专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教师指导模式探... 下一篇:浅谈互动教学法激活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