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镇痛方法应用于肝包虫囊外切除患者术后160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25 06:21:43

两种镇痛方法应用于肝包虫囊外切除患者术后160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对肝包虫囊外切除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60例肝包虫囊外切除手术病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记录每组患者术后0、6、24h各时点的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6、24h各时点的VAS评分,硬膜外镇痛组VAS评分显著下降,低于静脉镇痛组。PCEA组术后24h镇静Ramsay评分满意率高于PCIA组(P

【关键词】 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肝包虫囊外切除

目前对于肝包虫的治疗,外科手术中的肝包虫囊外切除术,一次性全部切除病灶,术后并发症少[1,3],是一种首选的手术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160例肝包虫囊外切除患者不同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年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2-4],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肝包虫囊外切除手术病人160例,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15岁-78岁,ASAⅠ-Ⅱ组,术前均无疼痛病史。入选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Ⅰ组80例囊外切除手术后行全麻―静脉内镇痛;Ⅱ组80例术后行全麻―硬膜外镇痛。

1.2 治疗方法

1.2.1 麻醉方法 Ⅰ组全麻-硬膜外镇痛组,选择T9-10膜外穿刺,头部置管3.5-4.5cm,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4ml左右,15min后测出平面。常规诱导,麻醉维持采用1%-1.5%的异氟醚或安氟醚吸入,4-6mg/(kg.h)异丙酚、0.05mg/kg维库溴胺、2-3pg/(kg・h)芬太尼微泵静滴[2-4]。Ⅱ组全麻-静脉镇痛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和维持同Ⅰ组。

1.2.2 镇痛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CA泵(驼人产品)。PCEA组:手术完毕时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0.25%罗哌卡因5-7mL后,接镇痛泵按2ml/h持续注入镇痛液。PCIA组病人术后硬外导管接与Ⅰ组相同PCA泵,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00mg后,接PCA行静脉镇痛[5]。

1.2.3 测量指标 术后0h、术后6h、术后24h各点对患者进行分类评估。评估指标:第一,视觉模拟评分(VAS):0为无痛,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

2 结 果

两组病人镇痛评分见表1。

PCEA组术后24h镇静Ramsay评分满意率高于PCIA组(P

两组镇痛有效率均大于等于90%。PCIA组有3例出现头晕胸闷,呕吐,经吸氧后好转。PCEA组有2例出现睡眠障碍,经心理疏导后好转。

3 讨 论

本文所述的两种镇痛方式,都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PCEA镇痛一般采用阿片类镇痛药复合局部,这样可以将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药物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使镇痛效果增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5]。此外,此镇痛方法更符合药物动力学原理,芬太尼对血管、脂肪、脊神经根、结缔组织和淋巴网等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这些组织在硬模外腔丰富存在。PCIA镇痛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对于一些呼吸功能不好、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容易引起头晕,胸闷等并发症。实际观测结果表明,PCIA组呕吐发生率高于PCEA组,这与静脉丛吸收的阿片类药量有关。虽然PCIA效果不如PCEA,但是PCEA可能带来一些穿刺造成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硬膜外感染、脊髓、神经根损伤等。

综上,在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术中,PCEA的总体镇痛效果优于PCIA,这与低位硬膜外穿刺较为简便从而可以对感觉神经完全阻滞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用药浓度,调节合适的阻滞平面,维持和稳定呼吸循环,采用最佳的镇痛方式。

参考文献

[1] 叶谢智华,吴纲,辛维藩,等.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治疗肝包虫病[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4):276-278.

[2] 吴越宏,黄瑞云.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3):16-19.

[3] 李慧珍.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用于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估[J].中原医刊,2005,32(7):37-38.

[4] 吴秀玲,王新闻,宋斌,等.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对腹部手术病人炎性反应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10):1278-1279.

[5] 李慧珍.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用于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估[J].中原医刊,2005,32(7):37-38.

上一篇:误诊异位妊娠2例 下一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