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十年成果 明确新的目标

时间:2022-09-25 06:21:12

总结十年成果 明确新的目标

——全国由北京师大教育学院、华中师大教科院主办,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承办,武昌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协办的这届年会,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总结了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10年的成果,讨论、交流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一、协力攻关,主体教育研究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学生主体性”与“主体教育”问题就被教育界的专家所关注,但当时仅限于理论层面的研究。以1992年北师大教育系和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共同开展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为标志,“主体教育”研究走上理论与实验共同发展的道路。10年来,由裴娣娜教授领衔、全国各地专家共同参与的这项实验研究,基于对主体教育内涵的理解,一开始就确立了比较高的研究目标:一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从现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学等新的角度反思我们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二是根据教育改革方向,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三是寻求促进青少年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基本途径;四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论。研究者本着求实、求精、不盲目扩大实验面的原则,在全国10几个省市建立了100余所实验校。 经过10年来的研究,成果显著,表现在:(1)构建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基本结构和行为指标体系,探索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2)初步建立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测评指标体系。(3)构建了发展性教学系统的四条基本教学策略,即: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和体验成功;探索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主要学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4)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初步变革,并总结出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作为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文本成果《现代教学论》三卷本即将出版。 二、扎实实验,主体教育研究带来课堂教学新变化 武昌区是较早开展主体教育实验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进行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实验区之一。这次会议在武昌区举行,无疑是对这里的主体教育实验和课改实验成果的一次检阅。武昌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为与会者展示了不同学科的15个课题的观摩研讨课。这些课给与会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受到专家、学者的较高评价。 多年的主体教育实验,为武昌区的学校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老师能够较快地接纳新的课程理念,并体现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因为主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主体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相融、相[,!]通的。这些课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共同发展的特点。以往课堂教学把学生控制得很死的局面有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合作探究的现代教学策略得到了充分运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三、以“十五”为新起点,不断扩大和深化主体教育研究 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专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这些专题是:主体教育的目标、范畴与实质;学校现代化发展与主体教育;中学“科学探究”课程设计与校本课程开发;小学科学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现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学分析与人文教育;课堂学生行为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裴娣娜教授总结道,主体教育研究要紧密关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必须坚持“主体教育实验是一种教育思想实验”的方法论。 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做出现代意义的理解,即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2)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现代课程理念,在加强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同时,以课程文化为切入点,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展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人文教育探讨;(3)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发展性教学策略的构建,立足于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探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八五”到“九五”,研究重点在教学领域,“十五”期间,课题将在教学、德育

(重点在班级建设)、管理(重点在教师)几个领域全面展开。 《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7日第4版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综述

上一篇:诉讼离婚的使用及诉权限制 下一篇:个体工商企业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