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说题”在地理习题讲解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5:35:21

例谈“说题”在地理习题讲解中的应用

摘 要: 说题是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双边教学模式,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习题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习题课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培养思维品质的途径呢?作者认为,“说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说题 地理习题讲解 教学应用

说题是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双边教学模式,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在学生认真、仔细、严谨审题,以及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其说清题意、挖掘条件、理顺思路、总结规律,并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说题”教学与传统习题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改变了“老师讲评、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下面笔者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阐述“说题”的基本步骤及体会。

一、“说题”教学的基本步骤

例:(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7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2: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第一步:说题意

说题意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习题的命题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可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活动,体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交流的课改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题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资料介绍为背景命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图表材料分析大气状况、海水性质、自然带分布等地理环境的能力。

2.第二步:说条件

解题时,熟悉题意是最重要的,吃透题中各条件及关系是发散思维的基础。要求: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说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尽量说出考查意图,使学生明确题中各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挖掘隐含条件是发散思维的基础。

图中提供了南极科考航线,读图可知条件之一:昆仑站与中山站的位置,从而知道此地温度低;通过图P大陆自然带图呈现可知条件之二:P大陆既有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又有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3.第三步:说思路

思维是掌握事物本质规律、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掌握合理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要求:说出思维的方式及依据;说出思维的过程及依据。

如本题根据材料2可知,昆仑站位于南极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拔4093米,说明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大气透明度极佳。

4.第四步:说规律

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通过本题分析,我们可以掌握一些规律:先从材料中定位,研究该区域的大气、水文、地质等状况,从中找出做题的一般规律。

5.第五步:说感悟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思路是逐步培养出来的,学生解题经验、生活阅历难以同教师相比,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想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表述而不那样表述?这些问题,教师常问就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启发学生,使学生善于及时进行思维策略的调整,善于调整解题方向。

二、实施“说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1.“说题”教学特点和优势

(1)“说题”教学能展现其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其思维偏差。学生解题一般只能表达出解题过程和结果,不能完全暴露其思维过程,使教师无法对症下药,“说题”教学能弥补这一不足,使教师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纠正问题。

(2)“说题”教学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思维能力。“说题”教学使学生在师生交流中各抒己见、互献智慧,在磨炼中探索、尝试和验证,进行思维方式的沟通,以达到集思广益和突破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乃至批判性,开发学生的脑力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的目的。

(3)“说题”教学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体现了其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以最佳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学习交流,从而减轻学习负担。

2.“说题”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说题过程的循序渐进性。说题活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即教师示范(学生感悟阶段)学生模仿(学生体验阶段)学生正式说题(学生掌握运用阶段);说题过程中关键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说题的目的、要求,明确说题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为此要做到“四适”:示范适中、点拨适时、启发适当、评价适度,切忌一挥而就。

(2)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效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不但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情趣并且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指导他们结合实际,为自身的学习确定目标,并努力承担学习的责任。对学习基础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区别指导,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及其他合作学习活动。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入诊断学生心理的技能,还要有风趣幽默、富有节奏和表情的语言和良好的形体语言,教师要注意用鼓励性语言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其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品质。

(3)精心选编“例题”。题目的选择应具备四性: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过难、过易都不适宜。应坚持的原则是:难度上:先易后难;程序上:先课本后课外;知识上:先点后面;数量上:先单一后成批;广度上:先封闭后开放。切忌以偏概全。而设计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例题,让学生探讨,逐步解疑,步步深入,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作为一种训练学生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训练过程中按照说题“五部曲”的要点“自说”,从而达到以“说”代“练”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说题”教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双边教学模式,是摆脱题海战术、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高不无益处。

上一篇:通用技术课程应与科技类竞赛活动对接 下一篇:对政治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