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5 05:22:26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以某公路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 路面 水泥稳定土 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泾高公路南标段K0+000~K30+728.95.长30.728km。路基结构: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风化岩土.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下面层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设计要求: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压实度95%:采用灯塔牌325矿渣硅酸盐水泥,剂最4%(施工时增加0.5%控制).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7.2%(施工时增加1~2%).最大干密度2.03g/cm3。

2、施工控制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采用拌和楼拌和.汽年运输.以曲台摊铺机并排梯状摊铺作业。压实厚度为20cm。

2.1控制时间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惭衔接,要缩短从拌和到佩压之问的延迟时间。问隔过长.水泥会部分结硬,既影响水泥土的压实度造成强度不足,l义将破坏已结馊水泥的胶凝作用,使水泥土强度下降。延迟时间宜控制在3~4h。

2.2控制干缩裂缝

水泥稳定上常出现因水分变化而引起干缩裂缝.如层较薄,存温度变化和轮载作用下。这些裂缝会反映到面层出现反射裂缝,需采取措施防止出现。对于=L质.要求其塑性指数小于12的级配和较高的压实度。使混合料中的水分较少:在基层施1完后立即洒沥青乳液封层或其他化合物.以防止或延缓水分蒸发:添加石灰(2~3%)或粉煤灰(以2:1的数量替换1/4水泥用量),以改善土的和易性。增加密实度和降低最他含水嚣:增大稳定土基层及其下卧层之问的摩擦力.通过摩擦约束使基层的裂缝间距和缝隙变小,从而减少反射裂缝出现的可能。

2.3控制压实度

水泥土的压实度主要取决于压实机具、压实工艺、水泥土的均匀性含水量,混合材料要拌匀。防止出现“素土”夹层、局部不均的现象,色泽应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粗、细颗粒“窝”。含水量的控制关系到压实成败。施工时.含水量宜略大最佳含水量(0.5~2.0%),具体根据大气、气温、季节等环境因素来确定,最大可能地控制存最佳含水量容许范围内,以便丛剑碾压省时.效果最佳。同时,要合理配备碾压机具,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制定碾压方案,要求符部分的碾压次数尽量不同.两侧多压2~3遍;压路机的吨位要与每层的压实厚度相一致.通常用18~20t的≥轮压路机碾J土时.每层的爪吠厚度不超过20cm:碾压应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互相搭接的原则,并存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廓,碾压6~8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起皮、松散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或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3、施工流程

3.1 下承层准备

对下承层按规定进行验收。当平整度、压实度、标高、横坡度、宽度等各项指标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认可后方可施工。在铺筑前,清扫下承层,并用洒水车喷洒适量的水,使表面湿润。

3.2放样

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路肩设控制桩,每20m一排,弯道每10m一排.根据中线按设计放路面边缘线和路肩线,并用白灰打出边线。按照所需厚度、宽度培好路肩使其坚硬密实路肩内侧要切垂直。用水准仪找平后。两侧钉插钎,挂钢绞线.以控制宽度和标高.直线段每10m一个钢钎.曲线段每5m一个,钢钎要牢.位置要准。

3.3拌和

拌制混合料前.先调试设备.对各料仓电机的转速及出料口角度进行调整.使每个拌和楼所出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水泥剂量和含水量一致,并达规范要求。厂拌设备调试完后,即可正式拌料,对于成品混合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筛分、汁量、强度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调整。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拌缸加水量.如两台拌和楼同时运转时,必须掌控各拌和楼所出混合料含水量一致,拌和楼应设专人监控含水量及水泥仓出料情况。

3.4运输

采用自卸汽车运送混合料,并与拌和楼产量和现场摊铺能力相匹配.及时、连续、安全运至摊铺现场。

3.5摊铺

采用一台VGL-2500和一台1800摊铺机,并排阶梯状进行摊铺.摊铺前应先检查各部位是否牢固安全,然后根据摊铺的宽度、厚度和横坡,调整摊铺机熨平板的宽窄和仰角的大小。摊铺时沿钢绞线找平控制摊铺的标高和厚度。摊铺速度以混合料供应能力而定.一般在2m/min左右。以减少停机待料时间。运料车卸料时应与摊铺机保持30~50cm距离,严禁撞击摊铺机。

摊铺机摊铺3~5m后.应及时复测各点的标高及横坡是否合适.以便及时调整松铺系数和横坡度.以确保形状准确。

在摊铺机后设专人消除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局部的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找平,不得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3.6碾压

(1)先用振动压路机在摊铺机完成一段后及时碾压.第一遍静压.然后振动3~4遍。碾压时每次错轴前轮要比上次超前0.5~1.0m。使碾压段前进方向成斜线。压完l遍后压路机要在端部沿斜线横向碾压1遍,以消除因碾压终点刹车而形成的拥包。碾压时振动压路机第一遍错1/3轴,以后在原轴往返振动然后错整轴。振动完后用三轮压路机静压2~3遍,使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三轮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l/2后轮宽。在直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在曲线段由弯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应重叠,后轮必须超过作业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路面边缘两侧应复压l~2遍.碾压时头两遍采用一档(1.5~1.7km/ h ),后用二档(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己完路段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紧急刹车.以保结构层表而不受损坏。

(2)碾压过程中结构层表面应保持潮湿,如表面层水分过份蒸发,应及时补洒适量的水,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从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小于水泥终凝时间。

3.7接缝处理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中断超过3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出史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重新摊铺新的混合料。

3.8养生

碾压充成及时洒水保温养生,不得使稳定碎石表面出现干燥和忽干忽湿现象,养生不少于7d,并控制牟辆通行。

3.9检查验收

对铺筑完成的段落应及时按规范规定的检查频率认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点和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工长和丰任工程师.以便采取措施处理。检查合格后将各项记录和表格汇总向监理报验.并组织人员配合监理抽查。

4、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检查频率见表1。

5、结语

在公路建设中.采用水泥稳定土作底基层,是相对经济合理的方法.如何控制水泥稳定土施工质量,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只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配料、施工工艺.并注意施工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就能保证水泥稳定土施工的高质量。

上一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要点探讨 下一篇:论沥青路面裂缝的防范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