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思维充盈体育课堂

时间:2022-09-25 05:07:50

让创新思维充盈体育课堂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陶冶情操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发智力、促进智育,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只有以创新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为统帅,才能实现富有成效的体育教学,实F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并总结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点滴做法:

自由结合,分组练习

体育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心理上能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而“自由结合、分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恰恰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相比于教师强硬的安排孩子们也更愿接纳,也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例如,在进行篮球体前交叉运球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协调性不太好,手指手腕比较硬,学起来比较吃力,对于这种情况,在学生明确了方法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再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作适当调配,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练习。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师生之间沟通更加顺畅,既能发挥体育健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这过程中,学习中的新方法、新思路油然而生,创新思维也在悄然形成,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群策群力,发挥想象

发动学生来设计活动或提出创新性的建议,也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此举不仅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开辟时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做预备操时,一般采用徒手操,久而久之,学生感觉乏味,为此笔者把编准备操的大任交给了学生,先向学生讲明编操的原则及要求,发动学生群策群力一起创编,课前创编、课中运用,笔者再相机评价、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创编了很多有创新性的动作,学生对于自编自导的准备操兴趣盎然,心怀成就感和满足感投入在准备操的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挖掘其最大潜能和想象力,游戏部分亦放手让学生去创编,他们将常玩的游戏加以改变,既贴近生活又增加了竞技性,孩子们玩起来喜不自禁,游戏的趣味性、参与性与育体性油然而得。

打破常规,重新排列

体育课中经常有一些成套的动作,比如健身操、武术等,学生在学习初期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很容易掌握动作要领,完成整套动作,此时学生又产生了更高的学习欲望,尝试创新的好机会也随之而来。于是笔者号召学生把一套动作分解开来,把其中的单个动作重新组合形成一套新动作。比如,在少年拳教学中学完前半部分之后,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小组为单位,重新创编武术动作套路,既可以打乱动作顺序,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某个动作。学生顿时热闹起来,兴致盎然地投入在创编之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套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创造力,使得体育课不仅动体,更能动脑。

理论教学,借助视频

体育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体育认识,增强体育意识,了解体育活动中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体育锻炼与健身的科学方法,学会欣赏体育,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竞赛等。因此,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笔者从学情出发,把枯燥的体育理论知识以直观形象的视频为载体,结合动态的画面、教师讲解,引领学生观察、思考,主动获得知识。如在二年级的篮球理论课中,播放一场NBA的比赛视频,结合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学生讲解篮球的一些基本术语、规则,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随机质疑、师生解疑,找到比赛中的相同情况加以提问和强化。这种方式使学生对于室内体育课以及体育理论课不再觉得无趣、厌烦,反而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增长、科学锻炼、兴趣追求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适时激励,激发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笔者有意抓住每一个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一是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以“老师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二是以表扬激励学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还有竞争激励,发挥体育学科在竞争条件上的独特优势,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成功激励则是以本次的成功激发其创造下一次的成功的信心,让“我要成功、我能成功”的意识根植于心。如此适时恰当的激励,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在和谐融洽、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形成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学科在观念、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特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鼓励创新,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创新,以此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红叶小学)

上一篇:浅议低年级笔顺规则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下一篇:学生自主建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