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会的构建

时间:2022-09-25 04:31:30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会的构建

【摘 要】介绍研究生会的四项基本职能,分析研究生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会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研究生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会 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01-02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群众性学生组织,作为全体研究生的代表,是研究生基层民主管理的表现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组织功能,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高校必须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组织的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打造一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研究生干部队伍。

一、高校研究生会的定位

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其具有较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大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复杂的生源结构等特点,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作为开展研究生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校研究生会的作用亟待充分重视和发挥。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研究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应该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此,高校研究生会应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密切联系广大研究生,发挥宣传导向作用,用先进的思想引领研究生健康成长。

(二)沟通学校相关部门与研究生的重要途径。研究生会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和纽带,是沟通学校相关部门与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关注倾听研究生的呼声,切实为研究生服务,维护研究生的利益;另一方面也需完成传达、落实学校任务和协助日常管理的重要职责。

(三)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的重要力量。雄厚的学术资源和强大的学术支持是研究生会区别于本科学生生的最根本因素,也是其优势所在。研究生会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主题征文等活动,推动校园学术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此外,建设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也是研究生会的工作重点,可通过宣传、稽查等手段,与学术不端行为作斗争,为预防学术腐败提供坚强的后盾。

(四)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重要载体。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生会应积极组织协调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平台和机会,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活跃的校园文化气氛。

二、高校研究生会的现状

(一)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模式单一。目前,研究生会大多采用“任命制”、“选举制”等方式选拔研究生干部,但由于这些机制自身或具体操作不严谨而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研究生会的群众基础,降低了其号召力和影响力,较大程度地削弱了其职能作用。

(二)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研究生会应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作为满足广大研究生需求的服务者。但是,部分研究生干部动机不纯,加入研究生会的功利性强,而不是为广大研究生服务,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这样,研究生会成员容易将自身利益置于组织之上,并且在组织内部滋生等级和特权意识。

(三)部门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协作意识。研究生会部门设置原是为强化分工和明确职责,依据历届经验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成“各司其职”到“只司其职”的畸形发展,组织内部各自为政,缺乏相互协作和沟通,严重影响研究生会的工作效率。

(四)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工作稳定性。由于研究生学制较短,造成研究生会成员流动性大,往届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得到有效总结,工作缺乏稳定性和继承性,使每一届研究生会的工作都处于重新探索中,研究生会自身的不成熟势必影响工作的开展,其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五)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研究生需求。高校缺乏以研究生为主要活动对象的各类活动,忽略了广大研究生对于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研究生活动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整体质量较低,形式单一,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三、高校研究生会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学习型研究生会的建构。学习型研究生会需以开展活动和制度建设为依托,通过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和培训系统思考五项修炼,达到建立持续学习机制和多元开放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组织氛围的目的,以实现学习型研究生会的建构。

1.实现自我超越,提升组织绩效。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研究生会的支柱基础,其从组织中的个人价值着手,鼓励所有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每位研究生会成员应该具备积极的心态,敢于追求突破,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从而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增进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研究生会的整体绩效。

2.改善心智模式,创新工作方式。研究生会旧有的心智模式主要是被动保守型,仅仅满足于学校管理部门布置的任务和固有的工作方式,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善心智模式即从思维方法着手,检视自身的思维,改变既定的思考规则,不断地反思自己,从而不断地创新研究生会工作方式。

3.建立共同愿景,强化组织凝聚力。建立“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的共同愿景,将帮助研究生会成员准确进行自我定位,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组织各类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活跃的文化气氛。鼓励建立共同愿景,并不是抹杀个性,而是强调将个人和组织的目标有机融合,使每位成员产生实现共同愿景的强大动力,进而强化研究生会的组织凝聚力。鉴于研究生会的非营利性,其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建立共同愿景显得尤为重要。

4.加强团队学习,激发集体智慧。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已非个人,而是团队。学习型研究生会的“学习”是研究生会的全体成员、全程学习以及相应的自我修炼,是发展全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可增强研究生会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由此而激发的集体智慧可以加速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使个人价值更大程度地实现,使研究生会整体绩效大幅地提高。

5.培训系统思考,淡化部门隔阂。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注重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研究生会成员改变习惯性的防卫心态和从众心态,逐渐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提高组织的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促进研究生会工作的良好发展。

(二)服务型研究生会的实现。树立服务意识,构建服务型组织是推动研究生会发展的基础。服务型研究生会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寓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将服务广大研究生作为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各类服务手段和载体,满足研究生的切实需求。

1.规范干部选拔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解决研究生会成员的思想问题一定要从源头入手,合理、严格地初审,将明显动机不纯的申请者拒之门外,并通过试用、民主评议、末位淘汰等具体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研究生干部队伍的纯洁。研究生会应关注其成员的思想动态,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价值观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这样不仅可提升研究生会成员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保障研究生干部队伍的思想觉悟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研究生会工作的开展。

2.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作为维护广大研究生利益的群众性组织,研究生会应切实地向有关部门反馈研究生在科研、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助学校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3.打造精品学术活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研究生群体不同于本科生,需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这一特点决定了研究生会应该作为营造校园学术氛围的重要力量,为广大学生打造精品学术活动,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研究生会应主动体现研究生的特点,在策划组织活动上注重不同层次的需求,以精品活动为主体,系列化、制度化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满足广大研究生对于学术知识“精”、“深”、“博”的需求。

(三)创新型研究生会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会的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回应广大研究生的切身需求。

1.营造创新氛围。研究生会可通过网站、专栏、会议等多种形式展示创新理念、创新成果,支持研究生会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效活动,搭建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平台,如设立创新论坛,开展创新竞赛,深入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2.优化创新机制。合理设立研究生工作的创新课题,鼓励广大同学针对研究生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优化完善课题管理办法和相关工作程序,确保创新项目得到严格立项、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严格验收。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群众性创新奖励机制,逐步形成你追我赶、奋勇创新的态势,以典型引路、由点及面促使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3.强化队伍建设。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研究生会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倡导全员创新、扩大创新工作根基,大力支持小改小革,让每位成员得到更多锻炼,从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系统规划,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建立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创新工作队伍。

高校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时展日益突出。因此,高校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全面加强研究生组织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会,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赵健.新时期地方高校开展研究生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百色学院学报,2007(4)

[2]陶莉.学习型研究生会新型工作体制的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刘伟霞,李燕荣.关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科技信息,2012(2)

[4]刘静,王锦麒.新时期高等院校研究生会工作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1)

[5]裴丰庭,王魁,周大进,等.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6]陈鹏,燕士力.基于第五项修炼理论探析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11(1)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抬头”为何这样难 下一篇:践行中职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