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对接研究

时间:2022-09-25 04:23:50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对接研究

【摘 要】本文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中高职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从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进行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的研究。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体系;岗位能力

一、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对接的现状

中、高职院校的对接发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对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但在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理论和实践中也尚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

职业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其专业是按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设置的,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初、中、高级应用性人才。由于各地各校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开发课程的能力高低不一,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各有不同,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明确的,即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高职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中、高职实际执行的课程体系和所能达到的课程目标差异较大。同时,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高职两类学校都是依据各自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对象的职能结构要求设置课程,导致两类学校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的重复、甚至倒挂的现象。据我省初步统计,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5%以上。我国职业教育大都只对课程设置做出一些原则规定,尚没有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对接。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中高职在课程衔接方面的问题,应当构建以酒店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课程对接体系。中职与高职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就业岗位上,中职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所培养的技能往往具有基础性或单一性,所以中职教育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着重培养从事酒店行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以培养诸如前厅、客房和餐饮的基层服务员为主,在课程的设置上并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以及专业的体系性。高职教育以培养岗位适合性强的技术性岗位为主,是在中职操作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专业的技术属性,包括酒店基层和中层管理、后台操作、顾客投诉、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所以高职课程相对中职而言,更重视专业体系和知识结构,既重视学生技能的教学,又注重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它要求学生不仅“应用”,而且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中职是高职的学习准备,高职的发展是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中职没有高职的延续,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高职没有中职学生的充实,也将失去一部分的有生力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索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

1.课程结构。制定中高职酒店管理的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满足以下两个要求:(1)保证一定的专业课时数,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为学生升入高职学习达到最低专业课时数要求提供基础;(2)保证一定的普通文化课时数,为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基础。(3)合理设置课程,将中高职的课程重复率降为最低,避免同一课程的再次学习。(4)设置文化课程模块,明确课程标准,然后组合成职业基础教育平台和职业专门化教育平台,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方面,压缩理论方面实用意义不大的课程比例,增大实训、实习比例,突出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调酒等实训课程,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工作岗位能力为标准,课程设置模块化、综合化;高等职业学校在构建以酒店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的基础上扩展和深化课程,突出和强化实践训练,注重管理课程的学习,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础课程:“宽基础”是根据中高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基础课,包括普通文化课程、人文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等基础课程类。

普通文化课程包括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这类课程是为了满足中职学生没有进行高中教育而为中职学生专门设立的基础课程,为进一步升入高职院校做准备。因此在高职阶段不考虑设置普通文化课,避免课程的简单重复。

人文课程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和体育、计算机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人文课程是包括中职和高职在内的所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学习专业的需要。

能力培养课程类包括职业道德、公关礼仪、经济管理、健康与心理等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修其中的若干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酒店职业礼仪、现代酒店管理概论、沟通技巧、酒店职业素养等。这部分的课程是中高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一方面,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满足中职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另一方面为升入高职做准备,而高职学生可以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加强对酒店的认识,形成职业理念,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3)专业核心课程:前厅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餐饮服务技能、酒店营销实务、宴会策划与服务等。中高职院校须同时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满足课程对接的需要。这部分的内容可以为想要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也能满足直接参加工作中职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但在不同类院校中具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区别,应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如:在课程《前厅服务技能》――礼宾接待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就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金钥匙”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紧扣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4)专业管理课程:酒店服务技能综合训练、酒店督导实务、酒店运作运行与管理、酒店员工管理实务、酒店财务管理等。要求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加深专业能力,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基层管理能力。这类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和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共同学习的课程,拓展学生的职业道路,使学生“穿着工装会服务,穿上西装会管理”。

3.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中高职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都有着大量的实践课程,本专业职业资格证的考取是评价职业能力的重要目标。各等级的职业资格证根据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中级及以下,而高职则应定位在中级以上,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消除中高职在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和倒挂现象。

三、结语

为贯彻“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保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升入高职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应当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做到中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洁瑜,杜清萍.以商务英语专业群为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第02期。

[2]邓卓鹏,陈芳.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1,第3期。

[3]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12,第2期。

[4]方玲玉.中、高职现代服务类专业衔接问题初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第04期。

[5]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中国建设教育,2010,第5期。

上一篇:浅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大学英语立体式多模... 下一篇:探析《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命运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