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服饰的色彩及图腾崇拜

时间:2022-09-25 04:10:21

瑶族服饰的色彩及图腾崇拜

【摘 要】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五行色彩学配色体系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我国古代服饰的传统色彩。瑶族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五色的色彩配置在整个中国民间美术体系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色彩特点。

【关键词】瑶族服饰;图腾崇拜;服饰色彩

我国民族服饰艺术中的色彩包含的意义不凡,看似平常色彩的背后反映着每一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研究价值较高。瑶族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五色的色彩配置在整个中国民间美术体系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染下,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演变,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五色观”色彩体系。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一、瑶族的民族状况和图腾崇拜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现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他们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

瑶族复杂,崇拜祖先“盘瓠”。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有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诮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以盘瓠为图腾。传说中的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盘瓠是瑶族人民心中的神犬,而瑶人自认为是盘瓠的子民。五色犬盘瓠形象与瑶族服饰艺术密不可分。盘瓠“狗头人身”,“其毛五彩”,在瑶族服饰艺术中同样体现出“狗头冠”和“犬尾”饰,“好五色衣裳”,衣斑布斓的样式与色彩特点。

盘瓠图腾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与标志,瑶族服饰艺术便是这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物化形式。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挑花刺绣图案以及服饰纹样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图腾崇拜的反映,瑶族男女之所以身着花衣,主要是出于对其始祖盘瓠的图腾崇拜。

二、瑶族的服饰的盘瓠形象以及服饰色彩

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方瑶族及其后裔喜戴狗头帽、着五色衣与狗尾衫,来纪念祖先盘瓠。

据瑶族民间传说: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白天是只龙犬,晚上却变成了美男子,他身上的斑毛也变成了色彩斑斓的龙袍。终于有一天,三公主要求盘瓠变成人。盘瓠于是建议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他便可以脱毛成人。在蒸到六天六夜时,三公主便迫不及待地去揭开蒸笼盖,发现盘瓠果然已变成人,但由于蒸的时间不够,盘瓠的头上、腋下、小腿上的毛仍未脱落,而回笼再蒸已无效果,就只好把有毛的头,小腿缠裹起来,这就是瑶族缠头巾、扎绑腿的由来。由于龙犬“毛五色”,故瑶人“好五色衣裳”。瑶族先民曾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缠头巾,扎绑腿的习惯。

瑶族服饰上的五色花边,相传是瑶族祖先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十指血痕,盘瑶男女之所以身着挑绣的方形图案的服饰,传说是当年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印章的模样,其子民将其图式纹样绣在衣上以示纪念,这些都和瑶王印信被壮族土司骗去和瑶族因此丧失了权力和土地的历史传说有关。

三、瑶族五色斑斓服饰中的艺术特色

瑶族服饰在造型上,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在色彩上,衣斑布斓,“好五色衣裳”。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从蓝草中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驮过滤、发酵后便可染布。瑶族人民以娴熟的蓝靛印染和蜡染、扎染等印花技术,制作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瑶斑布”。

瑶族以五色犬盘瓠为图腾,在服饰上绣五彩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无论男女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胸襟两侧等处绣上各种图案纹样,色彩斑斓。他们胸前佩戴各色银牌,琳琅美观,甚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圆形、弧形、长方形胸牌还具有日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特征。

“好五色衣,衣斑布,色斑澜,对襟齐领,椎髻跣足”,喜着斑斓五色衣服是瑶族服饰色彩的传统风尚。瑶族自古“好五色衣服”,它源于瑶族始祖盘瓠图腾――“五色犬”的色彩。五色指三原色(红、黄、蓝)和两种极色(黑、白)。

服色崇尚,往往体现一种与神灵或祖灵相交感的原始观念;着色的五彩,不是与天界神域之色相对应,就是与命相或五行达成虚幻的契合。

这五色为中国历代王朝官服正色,按常理平民不得用正色为服饰色,按阴阳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介于五色之间的间色用于平民服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瑶族传统服饰却以五色为民服正色代代传袭,五色官服正色的“贵族化”倾向在这里被“平民化”了。

一则是因为瑶族长期被压抑、受贬低、遭排斥的客观现实,与沉重的民族心理和要求得到关注和尊重的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用华丽的五彩衣掩盖内心的沉痛;二则是因为瑶族的聚居地是“山高皇帝远”的南蛮不毛之地,封闭性的地域客观条件阻隔了集权等级尊卑制度的执行,使其保持一个独特的土著服饰文化。

瑶族人民在服饰色彩的整体把握和搭配上将对比色运用得相得益彰,红绿对比、红黑对比、黑白对比、蓝红对比,色彩对比的运用极为大胆奔放,效果非强烈。这与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善良纯朴、豪爽刚烈、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习性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及生命的延续,象征着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的血痕。民间相传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便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黄色明度很高,代表阳光的色泽,给人以光明,显得神圣而又伟大。历代皇帝将它列为皇室的御用服装的主色,禁止臣民使用。而瑶族却把黄色用在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上,表达了他们对光明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在骨子里隐藏了一种对皇权的反叛与对抗的理念。在先民的观念时里,“光明”是看得见的,因而是有限的;而“黑暗”是看不见的,因而是无限的。所以在民族语言中把“黑”引伸为“大”。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古希腊人认为黑色源于火与阳光,“火燃烧后,耗尽空气与水分时而产生”的颜色…,它给人一种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的感觉,另外,也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从而成为瑶族人民“对土地的向往和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的情感代码”。

瑶族服饰的主要色彩还有黑色和深蓝色,这与他们的居住的环境地域条件相关,同时体现出瑶族人民的善良纯朴以及对生活实用性的追求,象征着瑶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瑶族先民把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空间,其服饰既具有色彩上的视觉审美价值,又具有色彩的深刻寓意性。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华夏出版社,2006.

[2]吴建陵.瑶族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变异[J].装饰,2005(4).

[3]黄能福等.中国服饰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4]钟教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一对一营销模式研究 下一篇:网络“审丑”文化盛行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