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工作经验略谈

时间:2022-09-25 03:42:40

煤矿地质工作经验略谈

摘 要:本文首先对煤矿地质图的坐标系统与高程作出阐述,尔后解读了煤矿地质灾害及防治策略,分析了其中大量的细节,工作浅见,管蠡之得,分享同仁,敬请匡误扶正。

关键词:煤矿;地质工作;坐标系统;高程;地质灾害

一、煤矿地质图的坐标系统与高程

对经过煤田地质勘探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各种地质图件,统称为煤矿地质图。煤矿地质图件是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成果,是了解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的必要资料,锤破是煤矿开采设计和生产建设的主要依据,是矿井安全生产和有效进行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地质图件是从事煤矿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1.坐标系统

为了准确反映地质图件的地理位置,地质图必须具有坐标系统。

(1)地理坐标系。地面上一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通常用经度、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系。颚破厂家在矿区的小范围内,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的位置不很方便,通常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的相对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

2.高程

地面任意一点至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也称为该点的第三坐标。由于选取的水准面不同,高程又可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绝对高程又称海拔或标高,是地面上任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我国大地水准面是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面。相对高程是地面任一点至假定的圈1-14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任意点的高程以水准面为准,高于水准面的标高为正,低于水准面的标高为负。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以绝对值表示。

二、煤矿地质灾害及防治

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产量也十分巨大,但是我国的煤矿开采,不仅技术设备和开采方式落后,在管理制度与体制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1)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

什么是煤矿的地质灾害简单来说,就是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引发的破坏性的地质灾害。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矿灾害最为主要的种类之一,也是发生几率最大的灾害,属自然灾害,不仅会对煤炭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煤矿地质灾害总的来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煤矿开采引起的山体滑坡、地面坍塌以及泥石流灾害;第二,由于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污染等水资源方面的灾害;第三,由于煤矿开采引起的瓦斯爆炸、地震、矿井突水等灾害。

(2)煤矿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征

1、煤矿地质灾害的成因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总结后可以看出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煤矿的开采作业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范制度进行开采,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并没有开展灾害预防工作。其二,在煤矿的开采作业中,单方面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产量最大化,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科学安全的开采方法。

2、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不可预见性是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之一,所以在处理矿山的关闭时,很容易就会留下灾害隐患。其主要灾害有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坍塌等,更有可能引发山体开裂和滑坡等较为严重的灾害。这一类灾害往往不会很快发生,而会在矿山关闭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如果这类灾害发生,便会对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伤害。

(3)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1、山体滑坡。由于煤矿在开采作业过程中会堆放大量的矸石,这些矸石严重破坏了山坡坡体的原始应力平衡,是造成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

2、瓦斯突出。由于煤矿在开采作业过程中,会将地下煤矿储气封闭系统进行破坏,从而使得瓦斯气体不能游离和吸附于密闭的煤层缝隙中,进而产生瓦斯突出的灾害现象。

3、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由于煤矿在开采作业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空区地下水,这种做法会使得地下水分布变得极为不均衡,从而使地下空区出现水力坡和大面积降落漏斗的现象,从而引发地面沉降和地面坍塌。

4、矿井突水。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灾害就是矿井突水,因其具有涌水量大和水势凶猛以及损失巨大等特点,所以应当得到更高的重视和更有效的预防。 (一览煤炭文库)

5、泥石流。煤矿矿山发生泥石流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泥石流会危及到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泥石流会危害煤矿矿山周围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6、煤矿矿坑突水。煤矿矿坑突水现象常常发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以煤矿山为主,发生的突水事故多数是由于对煤矿进行滥采乱挖造成的,给矿井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4)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各个地方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当地人民的防灾意识提升起来。在遇到煤矿地质灾害时,人们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自我防护。

2、在煤矿开采作业时,当地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开采企业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大力加强地质灾害的管制管理。让煤矿开采避开人口高密度地区,避开建立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地区,避开建筑物密集地区,避开山体稳定性不高的地区,严格监督开采企业,保证合理科学的开采,尽可能的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3、煤矿的地质灾害,虽然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和偶然性,但仍旧可以找出其内在的一些规律。所以,做到科学的管理以及预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4、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定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检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系列的防治规划和计划;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对当地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检测制度与机构,建立并完善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

5、查明活动构造,努力做好减灾、防灾工作,查明活动构造是做好减灾、防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各个种类的地质灾害都是以活动构造为地质背景的,而人类进行采矿过程中,会加速活动构造的进行,进而使致灾速度加快,最终使致灾程度更加严重。

6、积极构建通风系统,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目前,无论是国有、集体煤矿企业,还是私人企业,都必须要执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实行机械通风、上行通风、分区通风,同时逐步健全瓦斯检查的相关制度,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对超限的、积存的瓦斯矿井进行处理,绝对禁止携带香烟、打火工具下井,在瓦斯矿井中必须要选择安全性强、防爆性强以及矿用安全火花型的仪器设备,在放炮之前,必须要对矿井的瓦斯含量进行检测。

(5)注重安全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矿开采率高,所以我国煤炭呈现出分布广、户数多、规模大小不一的特殊情况。?并且由于煤矿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原因,我国煤炭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相当之严重,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还给当地矿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煤矿地质工作需要加强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个别工作做到尽善尽美,须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以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有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思考 下一篇:浅谈顶管施工及安全隐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