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写字楼消防安全疏散定性评价

时间:2022-09-25 03:28:49

某高层写字楼消防安全疏散定性评价

摘要:本文以某高层写字楼工程设计为实例,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关键点,对其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进行了定性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整改意见。

关键词:高层写字楼;消防安全疏散;定性评价

1引言

2009年2月9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地中央台新址因为违规燃放大型礼花弹发生严重火灾,直到次日凌晨2时才被扑灭。火灾使文化中心严重受损,过火面积达10万平方米,并造成一名消防队员的牺牲[1]。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一般客梯会停止使用,而消防电梯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专用,为此,多数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主要是依靠楼梯,而楼梯间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另外由于火灾现场混乱,人的本能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会使得人们涌向安全通道,大量的人流在楼梯间汇集后,极易发生拥挤堵塞,而消防云梯车的数量有限,高度也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要求。因此,从防火审核的角度,应加强对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定性评估,从而在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下面,就以某高层写字楼为例,对其消防安全疏散进行定性评价。

2某高层写字楼工程概况

某高层写字楼总用地面积23770 m2,地上建筑面积19479.37 m2,地下建筑面积1313.28 m2。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标准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全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写字楼内设置五部疏散楼梯,其中两部楼梯为室内防烟楼梯,位于每层中心区;另三部楼梯为室内敞开楼梯,分别位于西角、西北角和东北角,并直通首层疏散出口。电梯共四部,三部为客乘电梯,一部为消防电梯兼客梯。本建筑地上部分15层,地下1层,总高度为69.5 m,属于一类公共建筑。全楼设置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水喷淋灭火系统。

3安全疏散与消防电梯

3.1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大部分高层建筑要求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楼梯。

(1)该写字楼地下一层共有2个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的墙上设有甲级防火门,与地上一层共用1号、4号两座楼梯并在首层与地下室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符合《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本文《高规》)第6.1.12.1和6.2.8条规定。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和1号楼梯间的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7 m

(2)地下一层设有3个安全出口,一层设有1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地下一层与一层共有1号、2号、3号和4号四座楼梯,一层与二层共有1号、5号楼梯;三到十五层有2号和3号两座防烟楼梯。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安全出口,符合《高规》第6.1.1条的规定。

(3)一层银行网点位于走道尽端,面积为152 m2>75 m2,共设置4个疏散门,男卫生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面积为17.55 m20.9 m,符合符合《高规》第6.1.8条的规定。文印商务中心位于走道尽端,面积为105 m2>75 m2,设置了一个门,不符合《高规》第6.1.8条的规定。

(4)首层4号楼梯朝外的疏散门宽1.3 m,便利店的疏散门宽1.2 m,走道的宽度分别为1.5 m、2.2 m和2.35 m,符合《高规》第6.1.9条的规定,但消防控制室的疏散外门小于1.2 m,不符合要求。

(5)消防控制室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未设置防火挑檐,不符合《高规》第6.1.17条的规定。

3.2疏散楼梯

(1)该写字楼的一至二层设有敞开楼梯,其余疏散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并设有前室。敞开楼梯间的疏散门宽度为1.3 m,2号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疏散门宽为1.3 m,3号防烟楼梯间疏散门宽为1.2 m,独立前室的疏散门宽为1.3 m,均大于0.9 m,符合《高规》第6.1.10条的规定。

(2)3号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面积为8.70 m2>6.00 m2,2号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面积为13.8 m2>10.00 m2,符合《高规》第6.2.1.2条的规定,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且朝疏散方向开启,符合《高规》第6.2.1.3条的规定。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未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符合《高规》第6.2.5条的规定,1号、4号楼梯净宽度为1.6 m,2号、3号楼梯间净宽度为1.4 m,符合《高规》第6.2.9条的规定。

3.3消防电梯

该写字楼每层建筑面积为1284.4 m2

建筑物共设4部电梯,1、2、3号载重量为1350 kg,4号载重量为1050 kg,均大于800 kg,电梯井的填充墙耐火极限为8.00 h,大于2.00 h。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为1.5 m/s,从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为21.6 s

4结论

本文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和行政规章,对某高层写字楼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对不符合规范的条目提出了整改意见:

(1)首层1号楼梯健身房入口处的乙级防火门FM4和储藏室的M3的开启方向设置不合理,若同时开启,不利于人员疏散,建议改变两个门同时开启的方向。

(2)文印商务中心位于走道尽端,面积为105m2>75m2,设置了一个门,不符合《高规》第6.1.8条的规定,建议再增设一至两个疏散门。

(3)首层4号楼梯朝外的疏散门宽1.3m,便利店的疏散门宽1.2m,走道的宽度分别为1.5m、2.2m和2.35m,符合《高规》第6.1.9条的规定,但消防控制室的疏散外门小于1.2m,不符合要求。应适当将门的宽度扩大,直到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 中国消防年鉴(2009)[M]. 北京:北京人事出版社, 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 50045-95(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浅议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下一篇:中小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的要素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