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时间:2022-09-24 10:58:32

构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摘 要:健全并完善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部门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本文从学校支持系统的角度,为构建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一、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高专就学校支持系统做出诸多努力,一方面积极地实施国家的资助政策,另一方面也根据各自的校情和贫困生生活实际采取了多元化的资助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变化,高职贫困生的学校支持系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是没有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形成“爱心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二是没有形成完善的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三是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

二、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构建

1.整合校内各种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爱心助困”校园文化氛围

(1)高职院校要把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德育、日常思政教育、就业创业援助等工作范畴。学校要积极调动教务处、学工处、就业处等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教学管理方面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就业与创业方面加强对贫困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整合,采取得力的措施与手段,多角度、多层面地做好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

(2)高职院校要积极营造“爱心助困”校园文化氛围,为贫困生创造和谐的成长成才环境。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压力,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营造“爱心助困”校园文化氛围,构筑起“社团、班级、寝室”三位一体的贫困生精神支持网络,大力倡导同学之间要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团结友爱,倡导室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进而使贫困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充分体会到安全感和归属感,缓解他们的自卑、苦闷、焦虑、逃避、失落等不良情绪,为其创设和谐的成长成才环境。

2.健全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坚持贫困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提供物质资助,完善资助帮扶管理架构。高职院校针对贫困生要建立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特困生补助、助困奖学金等多元化的物质资助管理体系,使贫困生在增长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能缓解经济压力,化解其所面临的实际经济困难。

(2)重视助后教育,注重对贫困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对贫困生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能够解决其温饱问题,消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致力于学业。然而,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对高职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尤其要提防贫困大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懒惰与依赖思想,防止其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倾向。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自尊、自立、自强、自爱、感恩、奉献等助后教育,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贫困、理解贫困,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号召广大贫困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命运回报社会,这也是精神助困的关键。

3.增强贫困生心理辅导干预――发挥好三种力量,为贫困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1)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的一线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通过辅导员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好时机,及时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排查与不良情绪疏导工作,化解贫困生的心理危机。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学校对入学新生可以使用SCL-90、UPI、EPQ量表对其个性能力、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基本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利用背景信息调查,尤其要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部分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贫困生,从心理健康咨询的内容、形式、方法到测量工具的使用,都要由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或取得心理咨询资格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遏制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发展。

(3)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引导教育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富、荣誉与义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鼓励贫困生掌握自我心理健康调节方法,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缓解内心的冲突与不安,减轻心理负担,多参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信心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洪波.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文关怀与救助的理论依据及路径选择[J].探索,2009(6).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余彬,陈新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青年科研项目“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研究”(项目编号:QN2014-03)。

上一篇:关于深化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