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24 09:29:54

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是工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汽车专业;实践教学

当前,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制造行业的前端产业还是汽车出厂后的后端产业,都需要大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具有高超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就是培养既符合社会需要也符合学生利益和职业市场需要的汽车类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够达到该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课程模式的影响,学院现有的汽车类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

(一)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过于相信书本,缺乏钻研精神。理论课过多,实践课过少。重视课程知识的传授,忽视个人能力的培养,有学生甚至直到毕业连发动机基本构造还不是很清晰,学生到工作单位实习时因为实践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对其自信心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脱钩

现在很多高校存在汽车类课程内容安排忽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这些知识在汽车行业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例如很多汽车装配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了汽车车身制造工艺,但是却不知自己进入工艺部门可以做什么,很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同学知道检测设备原理,却不知在实际维修中如何利用检测工具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像以上举的例子都是没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的联系不紧密,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而在很多汽车类高校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这一点,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协作中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参加一个技能大赛等,这样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都得不到有意识的锻炼,对其未来和社会接轨非常的不利。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所应遵循的实践教学原则

(一)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样需要本科层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汽车类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凭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使应用型人才具备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能力培养渗透到实践课程的每个环节中,整合课程内容,侧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

(二)市场导向原则

根据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在实验设计以及实验内容等方面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和知识服务。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利用比较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实现应用型人才市场化。并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岗位和行业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整合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革新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打破按课程开设实验的格局,增设汽车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验,以求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熔于一炉。另外,要利用校内、校外的汽车专业实践基地进行与市场发展平行甚至超前的教学,要让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比如工学交替,让学生提前感受汽车企业的工作内容和环境等。总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呈“塔型”结构,即基础要宽厚,层次要分明,环节要严密。

(二)创造开放性实验教学条件

可以一改过去那种纯粹按实验指导书安排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实验的做法, 比如将汽车构造和电器等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从而让我们汽车专业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亲自操作并验证自己提出的某种假设;也可以吸收一些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活动。实践指导教师应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促使学生努力探求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生在对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奋点上。所有这些,都在于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要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提出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依靠现在汽车行业要求共同确定各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要求,制订各项技能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语

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改革的方法,对新形势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并可以扩展到工科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常汉东.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4]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作者简介:刘灵歌(1985- ),女,本科,助教,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从事汽车构造维修等课程教学工作。

上一篇: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浅析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