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

时间:2022-09-25 05:25:02

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

摘 要: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是流行在人们身边的具有娱乐性、观演性的表现形式。流行音乐影响着大量的人群,具有教化的功能,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开发人的性格,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发生异化,逐渐走向商业性的性质。本文主要阐述了流行音乐的内涵、教化功能以及异化等。

关键词:流行音乐;教化功能;异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83-02

流行音乐在大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伴随着人类文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将大众作为消费的对象,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文化,具有无深度、易复制和模式化的特点,并且符合市场的规律,流行音乐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成为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

一、流行音乐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完善,文化产业走向市场经济,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快速传播,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觉醒,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最喜欢的一种流行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成为了新时代大众生活的必需品。

在新的时代,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感性逐渐凋零,理性开始蔓延,而人们对事物一般都是从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来理解和审视的。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关注经济效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流行音乐也产生了极大的市场经济色彩。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化的产物,具有审美的功能,它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感染着人们,可是不同的人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经历和情感,所以流行音乐趋向人的感性,促使人们抛弃理性的控制,回到感性的生活。在感性的冲击下,人们摆脱了模式化的审美,实现审美自由。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相比,流行音乐更加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并且易于传播,从而深受民众的喜爱,是最贴进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大众文化。流行音乐具有消遣、娱乐、休闲和愉悦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最简单直接的快乐,放松身心,从而摆脱传统的认知性、道德要义的束缚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深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个性化与审美大众化结合的文化。在城市里,大量的KTV、商业演唱会、文化广场、校园等举办着大量流行歌手的演唱会、娱乐活动。流行音乐就像一个梦工场一样,在原料变成成品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锻造符合时代的艺术精品,在这种加工的过程中,流行音乐被赋予了时代所需要的审美品质。这种审美是感性的,能够促使人们在生活中极度的热烈和沸腾。与此同时,流行音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满足人们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需求。

二、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中重要的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教化的重要功能。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以及人格价值观等精神层次。我国从古代到现代,人们都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将音乐看作最有效的教化工具之一。我国伟大的先贤孔子曾经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乐记》中也记载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都显示了音乐教化功能的重要性。

流行音乐是伴随着时展而兴起的,一般内容都比较通俗简单,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活泼轻松,能够符合时代的气息,并且贴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流行音乐一般体现了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和观赏者感情的融合,在音乐中蕴藏了思想道德,精神追求等人们接受的精神需求,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演唱会上,利用漂亮的服装,绚丽的舞台,华美的灯光,高科技的音响以及特效等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流行音乐的视听魅力。一些生活化的流行音乐表现形式不但将音乐拉近了与人们之间的距离,还在间接的影响和感化人们。比如在歌曲《男儿当自强》中,鼓励人们坚强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在《妈妈的吻》中,歌颂了亲情,提高了人文关怀;在《祝你平安》、《同桌的你》等一些流行歌曲中,促使人们珍惜友情,感恩真情等;《中国人》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这些歌曲贴进人们的生活,能够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需要,同时还起到了教化的作用,间接的改变着人们的内心思想。

三、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异化

流行音乐因为旋律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等独特的魅力在民众间广泛的传播,成为一种大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流行音乐成为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媒介。流行音乐因为个性的感情宣泄、非主流性以及随意性解放了人们的审美意念,成为了一种暂时的感情宣泄品。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促使人们短暂的精神解脱和发泄,只是处于当时的一种体验,缺少对人生根本意义的追寻,这体现了流行音乐的异化功能。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流行音乐可以披着大众文化的外衣,然后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影响甚至玷污践踏。一些自费歌手空洞的叫喊,熏染与颓废的声嘶力竭,有的粉饰风花雪月,有的卖弄风情,这些都在影响着和人们的审美,污染着大众文化,玷污了下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都追求物质与金钱,那么一些音乐为了更多的经济收益缺少骨气和责任感,这就是披着文化外衣的假艺术,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毁灭。虽然情况很严重,可是这样的流行音乐依然存在并且流行着。

现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媒体的成熟为流行音乐在创作、演出以及传播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但是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一些不符合市场秩序,缺乏时代性和正能力的音乐表演者及作品在经过商业包装和炒作以后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在人们的关注下流行起来。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说:把廉价的东西偶像化,就像把普通人英雄化一样。高身价的明星相当于推销不知名产品的广告。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一种必然的结果,把一些不起眼、陈旧的事物赋予新的含义,可以说,这是文化产业在制造明星,从而制造出追星族。追星族一般是青少年为主,对追星现象的解释也不同,有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有的是从众心理,也有很多是心理叛逆,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精神世界的缺失,缺少寄托。虽然文化产业制造出大量的明星,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产生很多的悲剧。明星在产生时,都能风光一时,粉丝可以喜爱他,但是也可以很快的就找到新的明星目标,从而放弃原来喜爱的明星。这种变化体现了流行音乐的随意性、不严肃性以及非精神追求性。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太过的狂热的东西必然不会长久发展下去,当粉丝发现自己崇拜明星的丑陋一面时,就会迅速的丑化明星在心里的形象而将其抛弃,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粉丝的心理会不断的成熟起来。经过长时间的验证表明,对某些人的崇拜,无论多么的狂热都是短期的行为,不会持续特别长久,在崇拜以后必然是抛弃,这被崇拜的人只能饮泪而泣。

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商业性的文化,成为了很多淘金者的园地。各种商业的演出、演唱会、商业活动都可以带来极大的商业利益,因此,流行音乐好坏的判定标准主要是经济效益。流行音乐本来是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产物,但是被商业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和经济的利益,但是这严重的削弱了音乐文化的面貌和价值,导致流行音乐的功能与社会价值脱节,体现了流行音乐异化作用。

四、结语

流行音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怎么评价和批判流行音乐,它都一直在随着时代而发展,并且人们能够追逐它、接受它。随着时代的变化,流行音乐也会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而改变,真正的发挥教化的功能,改变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升人们的人生价值观,符合时代进步的气息。

参考文献:

[1]于宪淼.浅析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王娅.文化视域下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研究[J].企业研究.2011(18).

[4]王鹏.寻找流行音乐之“美”[J].音乐生活.2011(07).

上一篇: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发展的策略 下一篇:驱散孩子心灵的阴霾